晚秋渐至,初冬即将来临,空气越发干燥。中医认为“秋属金,主收,其气燥”,而燥邪最易伤肺、耗伤津液,让人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痒、便秘、咳嗽少痰等不适,此时若能善用当季食材,便能顺时养生,调和身心。而芝麻、柿子、冬枣这三样,正是中医眼里顺应秋季的养生佳品


芝麻、柿子、冬枣并称为“秋三宝”——色应秋,性应燥。功应肺脾肾。这小小的三果,为何会成为跨越千年的养生“外挂”?


 一起来看看吧~





芝麻——“黑黄金”,润六腑,补肝经

中医对芝麻的认知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从中医属性来看,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恰好契合秋季“养收、润燥、补肝肾”的需求。




润燥

秋季燥邪易侵袭人体,导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时皮肤会变得干燥脱屑,喉咙总觉得发紧,甚至出现大便干结难以排出的情况。芝麻富含油脂,中医认为“油能润肠”可滋养肠道津液,软化粪便,帮助肠道减负,尤其适合秋燥引发的习惯性便秘;同时,芝麻能缓解肺燥导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痛,让呼吸更顺畅。


补肝肾

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是养肾藏精的关键期,而肝肾同源,肝血充足才能滋养肾精。

  • 芝麻黑色,黑色入肾,可滋养肝肾之阴。对中老年人来说,秋季吃芝麻能缓解肝肾不足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 对女性而言,芝麻能补肝血,改善秋燥引发的气血不足、面色萎黄;

  • 就连经常熬夜、用眼过度的人,也能通过芝麻补肝肾、益精血,缓解眼干、视力模糊的问题。


食用建议

芝麻最好炒熟后食用(磨成芝麻分,做成芝麻糊),高温能破坏表皮的硬壳,让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日常可在粥里撒一勺芝麻,或用芝麻仁拌凉菜,方便又养生。



图源网络,侵删


注意:芝麻油脂含量高,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不宜多吃(每天5-10g即可),正在腹泻或消化不良建议暂停食用,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柿子——“树上蜜糖”,润肺胃,清燥火

柿子,不仅是解馋的水果,更是中医眼里“清热润燥”的秋令良药。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涩,归肺、心、大肠经,尤其适合秋季“燥中有热”的体质,比如秋燥叠加内火,出现口干、咽痛、便秘时,吃柿子能起到“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



图源网络,侵删


润肺

肺喜润恶燥,秋季燥邪犯肺,容易引发肺燥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至咳得喉咙发痛。柿子的寒性可清解肺中虚火,甘涩又能收敛肺气滋养肺津,能缓解秋燥咳嗽,咽喉干痒的不适。中医古籍《本草纲目》也记载了柿子能软肺止咳、化痰软坚,可见期护肺功效早就被认可。


清肠

秋季人们常因“贴秋膘”吃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再加上燥邪耗津,容易导致肠热津亏,出现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的问题。柿子性寒,能清肠道内热,含有的果胶等成为又能吸附肠道水分,软化粪便,帮助肠道排出积热和废物;同时,柿子能清热生津,缓解秋燥引发的口干舌燥,口舌生疮,让身体里的“秋火”慢慢降下来。


图源网络,侵删


食用建议

  • 一定要吃熟透的柿子。未成熟的柿子含大量鞣酸,容易与胃酸结合形成柿石,引发胃痛、腹胀;空腹时也不宜吃柿子,避免鞣酸与胃内蛋白质结合;

  • 柿子性寒。脾胃虚寒(平时容易怕冷、腹泻、胃痛)的人要少吃或不吃;

  • 吃完柿子后别马上吃螃蟹、鱼虾、牛奶等高蛋白质食物,也别喝浓茶,以免引发不适;

  •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量,因柿子含糖量较高。



冬枣——“活维生素丸”,温脾胃,养心神

中医认为,冬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尤其适合秋季脾胃功能减弱、气血不足的人。秋季气候转凉,人们食欲虽有回升,但脾胃运化能力易因“秋凉”受损,而冬枣恰好能“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帮助身体打好吸收营养的基础。



图源网络,侵删


健脾养胃

秋季吃太多生冷、油腻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冬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

  • 一方面滋养脾胃之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 另一方面,冬枣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秋季因脾胃虚弱引发的便秘,让肠胃轻松运转。

对平时脾胃虚弱、容易疲劳的人来,秋季吃即可冬枣,能明显感觉为口子变好、精力更足。


补气血

秋季气血不足时,人会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症状,尤其女性和老年人更明显。

  • 冬枣能益气生津,其温性可补身体之气,改善气虚乏力;

  • 同时能滋养津液,缓解口干舌燥,让气血与津液相互滋养,帮身体低于秋燥的侵袭。

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冬枣健脾的同时,也为气血生成提供了原料,相当于给身体充电。


食用建议

  • 冬枣虽好,但不宜过量,每天5-8颗即可,因冬枣含糖量和膳食纤维较高,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

  • 避免空腹吃,尤其脾胃虚弱的人,空腹吃可能刺激胃粘膜。

选新鲜、表皮光滑无损伤的冬枣,存放时避免挤压,可冷藏保存但别超过一周,避免变质影响口感和功效;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使用量,最好在两餐之间吃。



图源网络,侵删



秋养tips📢📢

中医养生讲究“因人制宜”,秋季吃这三宝时也要更具自己的体质调整:

  • 体质偏热、易上火、便秘的人,可多吃点柿子(注意量),接住其寒性清热润燥;

  • 体质偏寒、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更适合吃芝麻和冬枣,避开柿子的寒性;

不管吃哪种,都要适量!过食芝麻易腹泻,过食柿子易伤胃,过食冬枣易腹胀,顺应秋气的收敛之道,才能让养生效果事半功倍,养出温润健康的好状态。


来源: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