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意味着什么?
对她而言,
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忐忑,
是第一次独自面对新邻居,
也是第一份心动的信号...
她,水豚冬至,正在用她的方式,
书写一段关于独立的冒险故事。
长大了,要和爸妈说 “再见”!
2021年出生的水豚冬至已成年,
到了需离开父母乐乐、美美,
尝试与新群体生活的阶段。

为帮冬至顺利离开原来的家庭、适应新生活,饲养员早早做好了“物理过渡”:在水池里架起竹子制成的竹排充当隔断,小假山顶端铺好荔枝木分隔区域,另一侧则装上网格铁门。
既能供他们穿行更换场地,又能让冬至与爸爸乐乐、妈妈美美隔网留存彼此的气味,把原本完整的“乐乐家”温和地划分为两个相连的空间,避免突然分离带来的应激。

爸爸乐乐:冬至,你长大了,
要开启自己的生活咯~
一切就绪后,分开计划按部就班推进。考虑到水豚作为群居动物对亲属和熟悉环境的依赖,饲养员没直接彻底隔离,而是先将铁门虚掩半扇,让他们逐渐适应场地的改变;再关上另一扇门,让他们一家三口轮流在隔断两侧的区域居住,让乐乐和美美陪着冬至慢慢熟悉新领地的边界,一点点降低对“原生家庭空间”的依赖。

妈妈美美:没事,孩子,
一点一点慢慢来!
可真正单独生活了,冬至和爸妈都蹲在网格铁门边,只有在觅食时,其余时候都不愿离开。到了深夜,冬至竟顺着假山爬到顶端,用牙齿啃咬、身体撞荔枝木栅栏,硬生生弄出缝隙钻到爸妈身边;而妈妈美美这边也用鼻子反复拱顶铁门栓,帮着“打开”通道,一家三口又凑在了一起。

试图想过去的冬至
看到这一幕,饲养员又好气又好笑,他们一边找材料加固栅栏和铁门,一边顺着水豚的天性调整方案:白天让冬至独自待着适应,晚上则让她和爸妈团聚。

这样的模式持续了约半个月,期间饲养员还会定期调换冬至与乐乐、美美的住所。慢慢的,冬至蹲在他们之间的铁网时间少了,开始主动在水池边觅食、玩耍,即便有时仍会对着栅栏嗅一嗅、扒一扒,也只是短暂的试探,晚上也安静的独自休息了,独立的第一步算是稳稳跨出去了。

外面的世界,得自己闯!
为了让冬至平稳接触新伙伴,饲养员先做了“住所调换”的过渡安排,让冬至留在熟悉的区域,而爸爸乐乐、妈妈美美搬去原杏仁一家的住处,雄性水豚杏仁、雌性水豚想想与福宝则住进乐乐家旧址。
这样一来,冬至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地范围内,先隔着网格,在“看得见、闻得到”的距离里与新邻居慢慢熟悉气味、声音,为后续合群打下基础。

刚换完环境,水豚们就展现出了各自的适应方式:乐乐美美一进新住处,乐乐就不停用臀部、鼻梁在树枝和草茎上摩擦,把带自身气味的毛发和分泌物留下,疯狂标记领地;杏仁、想想、福宝也第一时间泡进池中,通过熟悉水质来适应新家。

等杏仁、想想、福宝对新环境适应、标记的差不多,切入正题!
有“情绪稳定”之称水豚
会一直平易近豚吗?
那可不会!
当他们领地被触碰时,
也会变得有攻击性。
一网之隔的冬至当发现熟悉的场地换了陌生的豚,已按捺不住了!想想也很快发现一网之隔的冬至,第一次隔网见面的他俩就“火药味”十足。

紧盯冬至的想想
想想对着另一侧的冬至,上下抖动着大门牙,发出“嘎嘎嘎”的急促声响,身体微微前倾,明显处于戒备状态;冬至也不甘示弱,隔着网格来回踱步,时不时用鼻子轻顶网格,试图将“闯入者”驱离自己熟悉的领地。唯有杏仁始终保持温和,对着冬至持续发出“轰隆”的友好声。

互相关注中!
到了夜间,冬至又有了新动作!她竟从荔枝木栅栏最下方的缝隙里钻了过去,径直走向想想的区域。察觉到“入侵者”的想想立刻迎了上去,两只水豚很快发生打斗,冬至在对峙中处于下风,没过多久便退回了自己的区域。

冬至:打不过,跑!
这场短暂的冲突没有拉近冬至与想想的距离,却让杏仁对冬至多了些兴趣?

想想:杏仁,你在想什么?
这一刻,她恋爱了!
即便双方回到各自领地,想想对冬至的敌意仍没消退,仍会隔著铁门对冬至“宣战”,但杏仁的行为却截然相反。杏仁总主动凑到靠近冬至的网格边,一边轻轻叫唤,一边持续发出 “轰隆” 声,试图表达对冬至的喜欢。

是的,杏仁终于恋爱了
起初,冬至的注意力还集中在与想想的领地争执上,对杏仁的示好并未回应。可随着杏仁持续释放友好信号,冬至也慢慢有了变化:会主动在竹子上蹭上自己的气味,以此回应杏仁。

隔着竹栏也要嗅气味,观察冬至
之后几天,饲养员持续观察二者的互动,确认冬至和杏仁双方都对彼此有接纳意愿后,饲养员才正式让他们合群。冬至终于迎来了成年后的第一位“新室友”,后续他们的相处动态,咱们接着追更呀!

杏仁与冬至同框
这时,你会问“老师,我们家福宝呢?”

看,福宝还在吃呢...
哈哈,孩子情绪太稳定了
目前福宝继续与想想居住一起,
等后续杏仁和冬至相处稳定了,
福宝和想想也会逐一加入其中噢~
来源: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