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的日子里,不少高血压患者总被小麻烦缠上:或是头痛脸红,或是老忍不住干咳……其实,不同降压药都有自己的“小脾气”,那些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是它们在发“暗号”呢。今天,药娃就来破译五大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密码”,帮你吃药更踏实。



“地平”类:别慌!腿肿脸红,多是“血管在伸懒腰”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这些“地平”类药物,是降压界的“老熟人”。它们靠放松血管降压,但血管“舒展”时可能会有点“小动静”。

1、最常见:脚踝肿、脸蛋发烫

傍晚脱鞋时发现脚踝能按出个小坑,或是脸颊动不动就红扑扑的,像喝了小酒。这是血管扩张后,血液流得更欢实了,下肢有点体液淤积就会肿,血流刺激皮肤就会脸红。把腿垫高歇会儿,肿多半能轻些;要是肿得走路费劲,让医生加片小剂量利尿剂,帮着“排排水”就好。

2、别漏掉:牙龈肿、心跳快

少数人吃短效硝苯地平,可能会觉得心慌——这是身体发现血压降了,下意识让心跳快些“补位”。长期吃的人还可能牙龈慢慢肿起来,刷牙总出血。勤漱口、定期洗牙能缓解,别硬扛着不吭声。


“普利”类:警惕“无痰干咳”!这是它的“标志性暗号”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这些“普利”类药物,降压稳还护肾,但不少人会被一个问题拿捏——干咳。

1、绕不开的“干咳”:嗓子眼痒,躺下更厉害

约5%~20%的人吃几周后,会突然开始“咳咳咳”。不是感冒那种有痰的咳,就是单纯的嗓子痒,尤其晚上躺下时更明显。别瞎猜是“咽炎”,这是药物影响了体内一种物质,停药1~2周大多能好。要是咳得睡不着,别硬扛,跟医生说。医生同意换“沙坦”类药就行,这俩药作用相近,而“沙坦”基本不会引起干咳。

2、要留心:腿抽筋、嘴巴肿

“普利”类药物可能让血钾悄悄升高。要是用药后总觉得腿软、抽筋,得查查血钾(尤其同时吃保钾药的人)。还有个少见但得警惕的不良反应——嘴唇、舌头突然肿起来(血管性水肿)。哪怕只肿一点点,只要影响说话喘气,就应立刻停药去医院。


“沙坦”类:比“普利”温和,但别漏了“血钾警报”

氯沙坦、缬沙坦这些“沙坦”类药物,算是“普利”的“温柔版兄弟”,降压护肾本事差不多,脾气却小得多。

1、最大优点:不闹“干咳”

之前吃“普利”被干咳折腾得够呛?换“沙坦”基本能躲开这个麻烦,这也是很多人换它的原因。

2、得盯紧:别让血钾“超标”

和“普利”一样,“沙坦”也可能让血钾升高,肾功能不太好的人得定期查电解质。别自己瞎补钾,也别顿顿吃香蕉、橙子(高钾食物),不然血钾太高可能影响心跳。少数人刚吃时有点头晕,多是血压降得稍快,适应几天就好。


利尿剂:别只当“排尿药”!小心“电解质偷偷跑了”

氢氯噻嗪、呋塞米这些利尿剂是“老资格”,靠“排水”减少血容量降压,但“排得多”也可能带出问题。

1、最易犯:腿软、心慌(低血钾)

利尿剂可能连带着把体内的钾也排出去。血钾低了,人就容易腿软、走路抽筋,甚至心慌。此时别自己瞎买钾片补,先告诉医生,可能换“保钾利尿剂”,或让你多吃点土豆、菠菜(含钾多)就好。

2、别忽视:痛风犯、血糖波动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让尿酸排不出去,痛风患者吃了可能关节痛,选药时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有痛风。长期吃还可能让血糖、血脂轻微升高,定期查查就行,不用因怕这个就停药。另外,最好早上吃,别放晚上,不然老起夜影响睡觉。


“洛尔”类:留意“心跳慢、没劲儿”,哮喘患者别碰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这些“洛尔”类药物,不光降压还能稳心跳,适合合并冠心病的人。但“慢心跳”的本事也可能带来小困扰。

1、核心信号:心跳太缓、上楼梯费劲

“洛尔”类药物会让心跳变慢。要是平时心率60次/分,吃了后降到50次/分以下,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得赶紧查心率。还有不少人会觉得身体“没劲儿”,上三楼比以前喘,这是药物让心肌收缩稍弱的原因。别因此不运动,散散步、打打太极进行这类温和的运动就行。

2、哮喘患者别试:可能“堵气管”

“洛尔”类药物会轻微收缩支气管,哮喘或慢阻肺患者吃了可能加重呼吸困难。有这些病的人,选药时一定要跟医生说清楚,别盲目用。



其实,降压药的“小脾气”大多可控,不是人人都会遇上。有人吃“地平”腿肿,换“沙坦”就顺顺当当;有人被“普利”折腾得干咳,换成“地平+利尿剂”也能把血压控好。不良反应不是“拦路虎”,沟通才是“关键”。看懂暗号、说对情况,这点小插曲,不算事儿~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