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髂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1]。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手术(如拔牙、种植牙、颌骨手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看似不相关联的两类疾病,却因为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产生了联系,并对口腔科医生带来了极大困惑。为了达到更优的诊疗效果,需要大家知道相关隐形风险,规划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口腔手术时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平时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症中最常用的抗骨吸收药物 [2],对骨质疏松、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然而长期使用也会引起颌骨坏死等并发症。2003年,Mar首次报道36例因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导致颌骨坏死暴露的患者,并将其定义为“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2014年,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将其重新定义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并于2022年更新了关于MRONJ发病机制、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进展[3]

(患者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导致颌骨坏死暴露。图片由作者提供)

随着更多的临床病例表现和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证实,越来越多的医生相信,骨质疏松症患者牙齿及口腔种植体周围的感染性炎症是MRONJ发生的重要局部因素。一方面,对接受骨改良药物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牙槽外科手术,将会促进MRONJ的发生;另一方面,颌骨因其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口腔微生物环境等因素更易发生MRONJ。由于MRONJ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影响的高危因素又多,治疗难度大,并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可靠方法来预测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发生。因此,许多口腔科医生因顾虑MRONJ风险而不愿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3]

(MRONJ患者的影像资料 图片由作者提供)

二、骨质疏松症或MRONJ患者进行口腔手术风险分类

当然,并非所有口腔治疗都会引发问题,但以下操作需要格外警惕:

高风险手术,如:拔牙(尤其是阻生智齿、多颗牙拔除)、种植牙手术(尤其是需要复杂植骨的患者)、牙周手术(如翻瓣术、骨移植)、颌骨囊肿切除或正颌手术。

低风险操作,如:洗牙、补牙(无创或微创操作风险较低)、活动义齿修复(不涉及骨组织)、根管治疗(若未涉及骨损伤,相对安全)。

三、降低风险的建议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抗骨吸收治疗,利(降低骨折风险)远大于弊(颌骨坏死等并发症),不能因为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 MRONJ 等不良反应而拒绝使用。国内学者对包含 7808 例60~90 岁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患者连续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地舒单抗 36 个月,腰椎骨密度增加 9.2%,全髋骨密度增加 6.0%,椎体、髋部骨折风险分别下降 68% 和 40%[4],抗骨吸收治疗效果明显。

但是为了降低口腔手术的风险,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对于就医患者:做好用药前咨询,若需长期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要先咨询口腔专科医生,做全面口腔检查,必要时进行颌骨影像学或血液相关检查(如C-端肽检测骨代谢状态),处理潜在问题(如拔除隐患牙)。做好手术前评估,告知医生用药史,评估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手术后要密切观察,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要及时就医,采取干预措施。

对于口腔科医生:用药中要及时复查,坚持预防在先:在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提示注意口腔保健,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问题。术前要综合评估,做好心中有数:特别要关注患者用药情况,静脉注射双膦酸盐(如癌症患者)风险最高,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超过3年,风险增加。此外,长期使用激素(如泼尼松)、糖尿病、吸烟、免疫力低下,也属于危险因素。

四、完善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必不可少

防范和降低手术风险的基础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MRONJ的早期诊断与分期仅靠医生主观判断相对困难,虽然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支持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考虑到此类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做活组织检查。而影像学表现随MRONJ不同阶段表现各异,能较客观描述其严重程度,对于评估颌骨坏死的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为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指导。

(表:MRONJ分类及治疗策略[3]

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能让检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表:MRONJ的影像学检查特点及使用建议[3]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保护骨骼,但忽视口腔风险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疾病来临的时候,谁也没有办法逃避。当口腔手术遇上骨质疏松,你必须要知道这些隐形风险,采取必要的多学科检查,做好全面仔细的医患沟通,通过综合评估制定预防措施,力争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小萍,陕西省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  英,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2]天津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天津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抗骨质疏松治疗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问题的专家共识.天津医药,2023;51(9):897-903.

[3]何悦,陈珩,安金刚,郭玉兴,潘剑,田磊,刘冰,侯劲松,李劲松,蒋灿华,李萌宇,田臻,许洁,朱凌,孙长伏,郅克谦,瞿睛,宗春琳,孙晶晶,张志愿.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3,21(4):313-325.DOI:10.19438/j.cjoms.2023.04.001.

[4] Cummings SR,Martin JS,Mcclung MR,et al.Denosumab for prevention of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N Engl J Med,2009,361(8):756-765.

来源: 科普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