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7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多次指出“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为新时期首都花园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花园城市作为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的赓续发展,是首都的应有之义。北京市积极行动,努力将花园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城市之美、生活之美的首都实践。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已满五年。这座城市生态地标五年来实现从“工业遗址”到“生态绿洲”的华丽蝶变,累计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备受青睐的“城市会客厅”。
绿心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副中心最先启动的建设项目之一,于2020年9月29日开园。绿心森林公园生长在曾经东方化工厂的核心污染区上,如今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园区通过创新“3+1”绿色管控体系,成功修复78公顷土地,绿地覆盖率超85%。2024年底开放的37.5万平方米湿地园,与核心保育区形成“双生态极”,为上百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监测数据显示,园区内栖息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等珍稀鸟类,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3700个/立方厘米,远超清新空气标准。通过地源热泵与光伏发电技术,绿心已成为北京首个“全域零碳公园”,每年减少碳排放11556吨,树木年固碳量超5000吨。
过去五年,绿心森林公园还实现从“生态修复样板”到“生活融合典范”的跨越。运营团队巧妙地将大运河文脉与当代艺术融入自然景观:2.5公里明清河道景观带再现古运河风貌,樱花庭院举办的书画展、古琴表演等文化活动,7.5米巨幅油画《朝阳下的副中心》更成为展示城市之美的艺术地标。
“在樱花树下欣赏书画展,仿佛触摸到城市副中心的四季脉搏。”
——市民赵女士
五年来,园区举办200余场文化活动,从北京科技周到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从非遗市集到公益文化展,让这片森林成为“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冬玩冰雪嘉年华,夏游欢乐水世界,带孩子来绿心已成为我们的周末习惯。”
——多位京津冀市民
园区打造四季不间断的休闲体验,多种亲子项目广受欢迎,副中心马拉松、大运河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人气爆棚,仅音乐节就吸引近20万乐迷参与。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以其持续的生态价值与文化活力,展现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来源: 北京日报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