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你体检报告单上那一项「中性粒细胞」,可能正在悄悄透露你肾脏的健康密码。


但!神操作来了——破解这个密码的钥匙居然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叶酸」

(是不是瞬间觉得画风从养生频道跳到了玄幻剧场)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体内中性粒细胞偏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蛋白尿」的隐患⚠️。而蛋白尿,正是慢性肾病早期最狡猾的“隐形杀手”之一。


叶酸,这个听起来很基础的维生素,居然能精准点亮高中性粒细胞人群的护甲,就像游戏里给你最脆的角色突然加上一个定向Buff🛡。


也就是说,我们或许可以用最普通的血常规指标➕最基础的维生素,实现最智慧的精准预防!

(谁说健康管理不能又酷又有逻辑?这波叶酸上大分!)


针对此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杂志。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与新发蛋白尿风险增加相关。在接受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后,该类患者发生蛋白尿的风险较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组显著降低,提示叶酸干预在高中性粒细胞计数人群中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效应




该研究共纳入8208名基线无蛋白尿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9.5岁,所有参与者均来自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CSPPT)的肾脏子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试验期间新发蛋白尿的发生情况。


在中位随访时间4.4年期间,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组中有160名(3.9%)高血压参与者发生新发蛋白尿。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组中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4.8×10⁹/L)的患者发生新发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44%(表1)。


表1 单纯依那普利组中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新发蛋白尿的风险关联


此外,与单纯依那普利组相比,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治疗组中,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4.8×10⁹/L)的患者新发蛋白尿发生率从5.2%显著降低至2.8%;而在中性粒细胞计数较低(<4.8×10⁹/L)的患者中,联合治疗所带来的风险降低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叶酸预防新发蛋白尿风险比较(按基线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层)


本研究首次证实,在高血压患者中,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新发蛋白尿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叶酸治疗可使该风险显著降低51%。由于中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简便、快速、经济,且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因此可作为一项实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可能尤其适合接受叶酸治疗的高危人群。同时,叶酸治疗作为一种简单、安全且成本低廉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抵消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所带来的蛋白尿风险,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提供了新的策略。


科学补充叶酸,你真的做对了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补充叶酸的首要目的是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状态。建议优先通过膳食调整来实现,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和柑橘类水果)。

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备孕及孕期女性、高血压患者,则需要格外重视叶酸的摄入。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剂量的叶酸补充剂,以满足特定健康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文献


Zhang Z, Liu M, Zhang Y, et al. Interaction of neutrophil counts and folic acid treatment on new-onset proteinuria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Br J Nutr. 2021;126(7):1040-1047. doi:10.1017/S000711452000505X


编辑 | 张琦 杨思思 蔡湘连 梁晓龙


审核 | 秦献辉 张园园


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标注出处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