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术或分娩后,不少人面临“有尿难排”的痛苦,医学上称为尿潴留。

它阻碍术后恢复 ,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膀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精准认知尿潴留:明晰急性与慢性之别

尿潴留是膀胱充满尿液却无法自主排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术后人群是 高发群体。

急性尿潴留:突发的泌尿系统急症

急性尿潴留是术后数小时至一两天内突发的急症。患者下腹部剧烈胀痛,尿 意强烈却无法排尿,还伴有烦躁、出汗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膀胱会因过度扩 张损伤肌肉功能,尿液反流还可能引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需紧 急通过导尿管引流缓解症状。

慢性尿潴留:隐匿却危害巨大的“隐形杀手”

慢性尿潴留起病隐匿,症状多为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夜尿增多及尿不尽感。

因无剧烈疼痛,易被忽视。但长期残余尿增多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还可能形成 膀胱结石、导致肾积水 ,对泌尿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

两类尿潴留的共同本质与关联因素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尿潴留,本质都是排尿功能障碍,与盆底肌异常、神经 损伤或尿路梗阻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后身体虚弱期 ,患者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 更易发生尿潴留。

深度剖析术后尿潴留:六大常见诱因

术后尿潴留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明确诱因有助于针对性预防。

麻醉影响:排尿反射“暂时失灵”

腰麻、硬膜外麻醉等会阻断脊髓神经传导,使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盆底肌 无法正常松弛,导致肌肉功能“脱节”。麻醉效果消退后,神经肌肉协调功能也 需数小时至一两天恢复 ,期间患者尿潴留风险升高。

神经损伤:盆腔手术的潜在风险

妇科、泌尿外科等盆腔手术可能牵拉或轻微损伤盆丛神经等排尿“通信线路”, 导致膀胱感知或收缩功能异常,尿液滞留膀胱无法排出。不过,这类损伤大多暂   时性 ,但恢复周期相对较长。

尿路梗阻:通路堵塞导致排不出

术后多种情况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如血肿、盆腔填塞物压迫尿道;盆底修复 术中吊带过紧堵塞尿道尿道黏膜水肿炎症反应使尿道管腔变窄,增加排尿阻  ,引发尿潴留

盆底功能失调:肌肉“不听话”

术后疼痛紧张疲劳等因素会导致盆底肌功能失调,表现为盆底肌过度收  ,无法打开“排尿阀门” ;或收缩无力 ,难以协同完成排尿动作 ,这在肛肠、 盆底修复术后尤为常见。

心理因素:情绪的无形阻碍

伤口疼痛让患者刻意抑制尿意 ,卧床排尿不适感及对术后恢复的焦虑情绪,

会通过神经反射抑制排尿中枢 ,形成“越紧张越排不出”的恶性循环。

活动受限:卧床削弱膀胱功能

术后长期卧床使膀胱逼尿肌缺乏锻炼,收缩力下降。促使尿潴留发生风险升 高.

拔管后关键期:四招有效预防尿潴留

拔管后 24 小时是尿潴留高发期 ,做好以下护理措施可助患者顺利过渡。

l  诱导排尿:唤醒膀胱功能

听持续流水声可通过听觉刺激触发排尿反射;可用温水冲洗外阴放松盆底肌

l  热敷按摩:助力膀胱收缩

用温热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膀胱区 15 - 20 分钟 ,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逼尿肌收缩力。同时,将双手搓热后顺时针轻揉下腹部,但要注意避免按压 伤口 ,患者不适应立即停止。

l  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首次排尿可能仅有轻微不适感,为其创造私密排尿环境, 如拉上帘子、关闭房门。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消除对疼痛和再次插管   的恐惧 ,专注于排尿动作。

l  科学饮水:避免膀胱过胀

患者应每日适量饮水,分多次饮用,保证尿量刺激膀胱,又避免短时间内膀 胱过度充盈。有尿意时及时排尿 ,尿不尽可间隔一段时间再次尝试。

居家康复期:三大要点守护盆底肌

出院后 ,患者需持续护理 ,预防尿潴留复发 ,保护盆底肌功能。

l 核心训练:坚持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盆底肌康复关键方法。运动前需正确找到盆底肌肉,可在小便 时突然憋住感受收缩的肌肉。开始运动前先排空膀胱,保持舒服体位,如坐在椅 子上或躺在地板上 ,确保臀部和腹部肌肉放松。紧缩骨盆肌肉保持 5 秒钟 ,再

放松 10 秒 ,重复 10 次为一组 ,每天做 3 - 4 组 ,每次 10 - 15 分钟 ,注意控 制运动量 ,避免肌肉劳损。

l  良好习惯:规律排尿不憋尿

患者应每 2 - 3 小时主动排尿 ,即使无尿意也尝试。排尿后稍等片刻再排一 次 ,减少残余尿。排尿时避免过度用力 ,不畅可轻压小腹辅助。

l  生活调整:减轻盆底肌负担

患者饮水以白开水为主,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预防便秘 ,因便秘时长时间久蹲会增加盆底肌负担。术后短期内禁止提重物, 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咳嗽 ,减少腹压对盆底肌的冲击。

警惕危险信号:这些情况须及时就医

u 出现以下症状 ,患者需立即就诊 ,以免延误治疗。

l  排尿困难加重

若患者尿线细如滴状,需按压小腹才能排尿,或排尿后仍感胀痛,可能是尿 潴留复发或梗阻加重。此时需通过 B 超检查残余尿量 ,必要时再次导尿。

l  排尿异常伴不适

患者排尿时若出现尿道刺痛、下腹胀痛等症状,或尿液浑浊、带血、呈乳白 色,可能是发生感染、结石或黏膜损伤。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盂肾炎等严重疾 病。

l  反复感染或尿失禁

若患者频繁出现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等症状,或在咳  嗽、行走时出现漏尿且训练后无改善,提示盆底肌可能存在严重松弛或神经损伤。

此时可能需要通过电刺激、药物或手术等方式干预

l  盆腔异常症状

女性患者若阴道有肿物脱出(站立时明显、平卧时缓解)或持续下腹坠胀等 症状,可能是子宫、膀胱脱垂。此时需进行妇科检查,明确脱垂程度后进行相应 治疗。

术后尿潴留虽常见,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控制。从准确认知疾病、规避诱发因 素,到做好拔管后护理、居家康复,再到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每个环节都需 患者主动参与。

盆底肌是泌尿系统的“隐形守护者” ,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干预措施 ,大多数患者能顺利恢复 ,摆脱尿潴留困扰 ,重获健康生活。

作者:夏玉佩  西藏阜康医院  妇科  主管护师  

审核:韦静  西藏阜康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封面图由作者提供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