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 “香椿头”“马兰头”“小蒜头”“枸杞头” 这四个充满南京气息的名字,与四只壮硕的大猩猩绑定在一起时,红山森林动物园的 “野菜天团” 便成了红山新晋顶流明星。这组由 8.9 万票选出的昵称,源自南京人钟爱的 “七头一脑”野菜,既接地气又藏着家乡味。
今天就跟着这份游客视角指南,避开观猩盲区,收获满满治愈感。
01
观前准备:读懂名字背后的故事
别嫌麻烦,先花1分钟读读这些关键信息,能让后续观察事半功倍:
老大“香椿头”:原名N'akouh 纳库,2009年出生的银背个体,目前红山全雄组的首领,头顶隆起成 “尖头”,性格沉稳可靠。
老二“马兰头”:原名Nukta 纳克塔,嘴唇上有颗痣,毛发正由黑转银,在大猩猩野外种群中,这个年纪正是独立出家族的时候。喜欢探索,总想着去外场开拓 “新领地”,独处时也能找到乐趣。
老三“小蒜头”:原名N'kato 纳卡投,双胞胎弟弟,体型最小,挑食的他常常只吃菜尖,是团宠也是“小机灵”,总能用巧劲化解和哥哥们的小矛盾。
老四“枸杞头”:原名Madiba 玛帝巴,精力旺盛却心思细腻,是打闹中的 “活跃分子”,是和其他大猩猩互动最多的一个,也是兄弟里最会 “察言观色” 的小家伙。
记住这些性格标签,接下来就能从一举一动中读懂他们啦!
02
时间规划:避开“空窗期”精准“追猩”
很多游客早早就来动物园,却扑空看不到大猩猩,其实是没摸清他们的 “作息表”。四兄弟的活动时间很规律,掌握好这些时间点,能让你的观猩之旅效率翻倍。
每天9:00前,四兄弟在非展示区吃早餐,这样安排主要是对 “野菜天团” 的多重呵护:一方面,清晨是他们自然进食的黄金时段,早餐中的胡萝卜、茄子、洋葱等食材,是他们喜欢吃的食物,舒适、专注的进食节奏,可以很好的避免群体冲突;另一方面,喂食过程也是饲养员开展 “健康监测” 的关键环节 —— 需要细致观察每只猩猩的进食量、咀嚼状态,初步判断四只大猩猩的健康状况。
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可以先去看看非洲村落的细尾獴和[耳廓]狐或去非洲大草原观察斑马、角马、长颈鹿的混养场景,这两个展区离大猩猩馆步行只要3-5分钟,而且早晨动物活跃度高,等9点再回到大猩猩馆,刚好赶上四兄弟在展区活动。
03
外展区:看“性格反差”
待 9 点左右,饲养员就会将连通非展示区和展区的闸门打开,“野菜天团”可选择在内展区或者陆续前往外展区,四兄弟的“性格反差”正式上演。
马兰头“探索欲”藏不住

(老二“马兰头”开启“爬架模式”!)
冲到外展区的老二“马兰头”,扑向高处爬架,精准抓握住横木,动作又稳又快,没一会儿就爬到顶端。低头俯瞰整个外场,接着又蹲在石头边上研究新植被,用牙齿一点点啃出整齐的木质部 —— 饲养员说,老二每天都要把外展区的 “新鲜事” 研究个遍,哪怕是一片新长的树叶,也能琢磨半天,这份探索欲从出场就藏不住。
小蒜头的吃货智慧

(老三“小蒜头”:什么都难不倒我!)
跟在老二身后的老三“小蒜头”,没心思研究环境,早已被散落在各处的丰容(PVC管)吸引。这些 PVC 管是饲养员为了锻炼他们的觅食能力放置的,管内藏着黑芝麻糊和麦片糊。老三凑到一根 PVC 管前,观察管口的大小,很快他就有了主意,叼来一根粗细合适的树枝,用前掌稳稳抓住管子,另一只手灵活地将树枝插进管口,轻轻一转、一挑,藏在管中的麦片就顺着缝隙掉了出来。
“调皮”枸杞头的兄弟情
等老三吃得正香,老四“枸杞头”会悄悄跟出来,他没有立刻找食物,先绕到老三身后,轻轻拍一下他的后背。老三吓得猛地蹦起来,转身就追,有趣的是,这时候老四却故意放慢脚步,等老三快追上时,又轻轻跳开,满满是兄弟间的亲昵。
“大家长”香椿头的守护

(巡视领地的老大“香椿头”)
老大“香椿头”,没有急着找地方休息。他先绕着外展区巡视了一圈,见老三和老四闹得太欢,便走过去用前掌轻轻扒拉一下,像在默默守护这个小家。确认外场没有危险后,他才走到塑石平台上坐下。可刚坐下没多久,一听到声响,老大立刻警觉地站起身;直到周围彻底安静,再次确认安全,他才重新坐下。这份时刻在线的警觉,尽显领袖风范。
04
内展区的温馨瞬间
透过内展区几个特定观察窗,仍能从干饭姿态里看清四兄弟的性格:

机灵的老三“小蒜头”最迫不及待,手掌一伸抓起芭蕉叶就往嘴里塞,咀嚼时脸颊鼓鼓的,还会时不时抬头观察其他兄弟的动向,生怕自己的 “心头好” 被抢;

(形影不离的老三和老四)
心思细腻的老四“枸杞头”,观察老大的动向,趁他不注意,悄悄拿起一把蔬菜,跑到老三旁边,和老三一起吃了起来;

(吃芭蕉叶的老二“马兰头”)
爱探索的老二“马兰头”即便在干饭,也没放下对外界的好奇,一边往嘴里塞食物,眼睛直直盯着外展区方向,仿佛下一秒就想冲出去探索;
只有沉稳的老大“香椿头”始终淡定,慢悠悠踱步到一堆芭蕉叶前,先用鼻尖嗅闻蔬菜香气后才低头从容进食,偶尔抬头扫一眼弟弟们,默默维护着进食秩序,领袖的沉稳范儿展露无遗。

(老三、老四秒变“乖小孩”)
偶尔还能看到他们打闹的场景,最常见的是老二和老四互相拉扯,老三在一旁 “围观”,一旦老大发出声音,三兄弟们都会立刻停手,老老实实退后,站成一排。

(搭窝的老四“枸杞头”)
吃完晚餐进入休息时间,心思细腻的老四“枸杞头”总能最先忙活起来。他用前掌捧着大把椰土,径直走向内舍靠墙的角落,接着抱来厚羊草铺在上面,最后撒上挑好的木丝轻轻拨匀,一个刚好容身的小窝就成了。

(老三、老四一起休息)
沉稳的老大搭窝不慌不忙,会慢慢挑选厚实的羊草,搭出规整的 “大窝”;爱探索的老二总边搭边东张西望,还会好奇凑去看兄弟的窝;机灵的老三偶尔偷懒,见羊草不够,就悄悄从老二的窝边 “偷” 几根,逗得老二追着他轻闹,画面格外温馨。
05
游客贴士:这些细节让观猩更舒适
1.观猩指南:12:00-13:30是大猩猩的午休时间,一般会在内展区休息,13:30-14:20 左右,四兄弟会回非展示区吃午饭,需要单独给食物,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先去其他展区逛逛。白天的时候,他们比较喜欢在外展区活动,说不定还能捕捉到玩耍互动的瞬间呢~
2.展区选择:同方向的内外展区连通,每天开放的展区不固定(饲养员会根据清洁和丰容需求调整)。如果内展区没看到猩猩,别着急离开,去有水壕沟的外展区看看;如果外展区也没有,可能是他们在另一个方向的内外展区活动,可以问下门口的工作人员,避免白跑一趟。
3.拍照禁忌:猩猩对声音和动作很敏感,拍照时别用闪光灯,也别对着他们大喊大叫或拍打玻璃。安静观察,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能看到更自然的行为状态。
4.最佳季节:近期温度适宜,他们在外展区的活动时间更长,能看到更多打闹、觅食的场景。
这个周末,快来红山南门新区走走,和“野菜天团”见面吧!
来源: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