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北辰医院急诊腹痛中心来了一位小伙子,最近几个月,他的腹部总是隐隐作痛,昨天吃过晚饭后疼痛加剧,还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后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在影像学检查中还发现了胆囊结石,更严重的是,患者的胆囊已经出现萎缩。

此时,胆囊切除是唯一的选择,否则一旦出现胆囊坏疽或穿孔,继发感染性休克,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就诊,就在今年夏末,他以工作忙无法请假为由拒绝了医生的治疗建议,几个月过去,腹中的结石频频“摩擦”,让炎症反反复复,那时的他,本可以保住胆囊......
此时正值秋季,饮食容易“踩雷”,高油、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月饼、螃蟹等)会刺激胆囊收缩,让胆汁里的胆固醇变多,易形成结石,诱发炎症;秋天早晚温差大,腹部受凉后,胆囊收缩功能会受影响,胆汁排不畅,可能引发胆囊炎;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增加胆囊炎风险。
因此,有两种胆囊疾病喜欢在秋天发作,那就是——胆结石和急性胆囊炎。

01 胆结石
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之一,但70%的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轻微腹胀,容易误诊。
02 胆囊炎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秋季高发的主要是急性胆囊炎,常与胆结石有关,即胆结石堵住胆管,胆汁排不出去,细菌趁机繁殖,引发剧烈疼痛、发烧等症状。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石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根据病情发展的阶段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策略也不同:





一旦您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皮肤眼睛发黄、发烧怕冷,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
来源: 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