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与责任

——读《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有感

北京汇文中学(南校区)杨慕言

       在打开《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这本书之前,“气候变化”对我来说,只是地理课本里的一个名词,或是夏天越来越热的模糊感受。然而,当我一页页读下去,它仿佛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而紧迫的画卷,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而我们这一代人,又将肩负起怎样的使命。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像一部惊心动魄的科幻纪录片,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我看到了北极熊在碎裂浮冰上无助的身影,也读到了不断突破历史纪录的高温数据。原来,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它还会让台风更猛烈,让干旱更持久,直接影响着我们碗中的粮食和呼吸的空气。这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担忧。这个世界,这个我们即将长大成人的世界,它的“健康状况”远比我想象的要脆弱。

       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的电力。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随手关灯了?是不是总是让电器待机?原来,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与这个全球性的大问题息息相关。

       如果说前两部分让我感到沉重,那么最后一部分则为我点亮了希望的灯。“碳中和”这个看似深奥的词语,被解释得清晰而有力——它指的是我们通过努力,让排放的碳和吸收的碳达到平衡。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全世界正在共同努力的目标。

       最让我激动的是,书中指出,这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不是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恰恰相反,它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科技革命和机遇。书里描绘的未来图景:由太阳能和风能驱动的城市、安静又清洁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智能环保的建筑……这一切都让我心驰神往。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拯救”,更是一次“升级”。它意味着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将有机会投身于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充满希望的领域,去亲手创造一个更酷、更绿色、更美好的世界。

       合上这本书,我心中那份最初的担忧,已经转化为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满满的动力。作为初中生,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学习好知识,树立起环保意识,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选择绿色出行这样的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今天所学的数理化知识,未来都可能成为解决气候问题、参与那场伟大变革的工具。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思想的启蒙。它让我明白,地球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这场关乎命运的考试,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而我们这一代,正是答卷人。

指导教师:解颖

来源: 崇文青少年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