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箭双雕
【释义】: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或一举两得。
【出处】:最早见于唐代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记载北周武将长孙晟随使团至突厥,可汗邀其射猎时“见二雕飞而争肉”,长孙晟一箭贯穿双雕,令突厥叹服。后成为展现高超技艺与高效策略的经典典故。
【拓展】:“一箭双雕”常与“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等近义词并列,强调行动效率与综合收益。例如:开发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发电的建筑材料,堪称现代版一箭双雕;通过健身活动同时完成社交需求,也是此理。反义词如“事倍功半”“顾此失彼”,则形容效率低下、难以兼顾的状态。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雕”特指金雕等大型猛禽。其卓越的飞行技巧、立体视觉与精准的捕猎策略,使"双雕争食"的场景成为展示绝技的最佳舞台。
小档案
名称:金雕
英文名:Golden Eagle
学名:Aquila chrysaetos
体长:75~90厘米
翼展:2.0~2.3米
体重:3-6千克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鸟纲,鹰形目,鹰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北半球广布,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等开阔地带
魅力靓照:

金雕以300千米时速俯冲捕猎(图片来源:[1])

雕眼视觉灵敏度是人类的8倍(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
金雕体态雄健,喙如铁钩,足爪强韧如钢钳。全身羽毛以暗褐色为主,后头与颈项羽毛呈金黄色。尾羽较长呈扇形,飞行时如船舵控制方向。趾爪握力达400千帕,可瞬间捏碎狼骨。
生活习性:
金雕通常生活在多山或丘陵地区,一般成对活动,一雕驱赶猎物,一雕埋伏突袭,但偶尔也能见到20只左右的大群聚集一起捕捉较大的猎物。它们善于翱翔和滑翔,常在高空中一边呈直线或圆圈状盘旋,一边俯视地面寻找猎物。发现目标后,常以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俯冲向猎物,并在最后一刹那戛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金雕的猎物种类繁多,包括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等,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兽类。
奇闻轶事:金雕竟是“狼群终结者”?真的假的?真的!
在广袤的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荒野,当地牧民会告诉你,真正的狼群天敌,并非猎人或雪豹,而是翱翔于天际的金雕。
身披金色战甲,配备锐利爪子和强健翅膀的金雕,不仅能在高空自由翱翔,更以捕食狐狸和狼为乐,被誉为“食狼鹰”。生物学家多次观测到,一只成年金雕如何精准地猎杀体型数倍于自己的野狼。它并非依靠蛮力硬拼,而是运用无与伦比的智慧与战术。
首先,金雕会借助上升热气流,在千米高空化身为一个无声的黑点,静静盘旋。它的视力足以锁定数公里外狼群中最弱小的个体——通常是幼狼、老狼或落单的病狼。锁定目标后,金雕会收敛双翼,以接近300千米的时速俯冲而下,犹如一枚精准制导的导弹。在接近目标的最后一刻,它并不直接用利爪撕扯,而是将粗壮有力的双爪如铁钳般锁住狼的头部或背脊。这样的突然袭击对于狼来说几乎是无法防备的,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将狼扑倒,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这是因为狼的头部和背脊是相对较脆弱的部位,经不起金雕的攻击。
接下来,金雕的行动更是让人惊叹。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戳瞎野狼的眼睛,这一招既残忍又高效。野狼一旦失明,就等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变成了金雕砧板上的肉,任由宰割。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1999年,科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草原上记录下了一场金雕猎杀成年孤狼的全过程。影像中,金雕的整个攻击从发动到结束,仅持续了不到20秒。被锁喉的狼拼命挣扎,但金雕紧紧扣住其要害,悬停在狼背上,直至猎物窒息而亡。这份珍贵的影像,为“金雕是狼的天敌”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铁证。
当然,金雕并不能,也无意去灭绝狼群。这种捕食关系,是大自然精妙的调控机制。金雕作为“清道夫”和“选择者”,主要清除狼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这反而促进了狼群基因的优化,保持了种群的健康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不谙音乐但倾心分享的桃桃.金雕:天空中的霸主[EB/OL].(2024-12-10)[2025-10-23].http://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478400303474721973

来源: 喜涮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