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科普月系列活动落地阜平镇白河学校。河北大学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将高校优质科普资源注入乡村校园,为当地学生打造了一场融知识、趣味与实践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科普讲座环节——《人工智能小医生:心脏与大脑的秘密》。讲师从扫地机器人、人脸识别等学生熟悉的AI场景切入,以“你接触过哪些AI工具”的提问激活互动氛围。随后通过AI辅助识别心脏异常、解析脑电信号等案例,通俗讲解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AI与人类医生的分工”,让跨学科思维在交流中萌芽,将前沿科技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认知。


机器人展示互动环节掀起小高潮。NAO机器人灵活的关节活动、宇数机器狗的传感器布局,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科技原理;在志愿者指导下,大家亲手操控Alpha机器人完成指定动作,直观感受运动控制逻辑;RoboMaster机器人的设计故事分享后,学生们踊跃提出“如何优化机器人竞技功能”等问题,探索欲与创新思维被充分激发。




神秘的“小火箭”电子焊接实践课,让科技梦想照进现实。老师结合航天英雄事迹与国防教育,带领学生识别电阻、LED灯等元件,详解焊接安全规范。志愿者一对一指导下,学生们屏息凝神完成焊接、组装,当“小火箭”的LED灯成功点亮时,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这堂实践课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从“零件”到“作品”的成就感,更悄然种下航天报国的种子。


此次活动由河北大学科普导师与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全程保障,通过“讲座+展示+实践”的多元形式,有效弥合城乡科普资源差距。河北大学科普基地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普下乡”,以高校专业力量助力乡村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为科技强国建设播撒更多创新种子。


来源: 河北大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