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作为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让不少中老年人陷入“雾里看花”的困扰。而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
手术的核心在于摘除混浊的天然晶状体,并植入一枚精致的人工晶状体。这枚薄如蝉翼的“隐形镜片”,将直接决定术后视觉质量。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人工晶状体,很多患者容易陷入“选择困难”。单焦点、多焦点、散光矫正型……不同晶体价格不同,可最贵的一定最适合吗?
今天便来一一解析,帮助大家找到专属的清晰方案。
常见的人工晶体
目前主流的人工晶状体主要有 5 类,每类的 “擅长领域” 不同:
01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性价比之选
它是最常见的类型,价格亲民,只有一个清晰焦点,要么帮你 “看远清楚”(比如看风景、看电视),要么帮你 “看近清楚”(比如看书、看手机)。如果选了看远清晰,平时看近就得多配副老花镜;要是选了看近清晰,看远就得戴近视镜。
这类晶体适合年龄偏大、日常阅读需求不多,对视觉质量要求不高,更看重 “稳定、安全” 的朋友。不过要注意,术前得和医生沟通好需求,避免术后因为 “还得戴镜” 觉得失望。
02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想摆脱老花镜的备选
它能形成两个焦点,兼顾远、近视力,比如看远能看清路牌,看近能读手机消息,能大大减少对老花镜的依赖。但它也有小缺点:中距离(比如看电脑、切菜)视力会稍差。
适合老师、商务人士等,平时需要频繁看文件、看手机,还得兼顾看远。但要注意,要是眼底有黄斑变性这类问题,就不太适合选它了。
03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追求 “全程视力” 的选择
作为新型的 “老视矫正型晶体”,它比双焦点多了个 “中距离焦点”,不管是看远(开车)、看中(用电脑)还是看近(读报纸),都能兼顾,还能减少光干扰,晚上看东西更清楚。
适合那些想彻底摆脱眼镜,日常离不开电子屏幕、需要精细化用眼的朋友。但它价格相对高,对眼部条件要求也严,术前得做全面检查,让医生评估是否合适。
04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实用派的折中方案
能把光线聚焦在一个扩展的平面上,让清晰视野的范围更广,尤其适合中远距离视物,比如开车、看电视、用电脑。不过看手机、看书这类近距离场景,可能还是得戴副眼镜。(部分产品可覆盖近视力)
它的优势是稳定,不容易出现眩光、光晕,特别适合经常夜间开车、日常以中距离用眼为主,又不强求 “完全脱镜” 的人。有些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还采用了折射型设计,不适感更少,实用性更强。
05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散光患者的“偏爱”
散光矫正型晶体能在治白内障的同时,把散光也矫正了,大大提升裸眼视力。且能和双焦点、三焦点或延伸焦距功能结合,变成 “复合型晶体”,帮有散光又想脱镜的朋友解决问题。
但要注意,这类晶体需要精准定位,不能 “装歪了”,要是眼睛结构不稳定、术后容易旋转,就得让医生重新评估。
几个问题,找到您的专属方案
01您的眼部条件如何?
角膜散光:当散光超过75度或者影响日常生活,则可以需考虑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眼底健康:如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其他眼病:合并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眼病患者,应优先考虑光学性能稳定的人工晶状体。
02您的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是什么?
职业需求:教师、医生、设计师等对视力要求高的人群,可考虑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平时看东西远近距离切换较少的退休人员或对近距离视力需求不高者,单焦点晶体可能更具性价比。
业余爱好:经常阅读、使用电子设备者,适合多焦点晶体;户外活动、驾驶需求多者,可侧重远视力矫正。
夜间用眼:如需经常夜间驾驶,可以考虑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或单焦点晶体。
03您的经济预算是多少?
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价格差异显著。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价格相对较低,多焦点、散光矫正型等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价格较高。患者需结合自身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预算充足可考虑功能更全面的人工晶状体;预算有限者,单焦点人工晶状体配合术后佩戴眼镜,同样能获得满意视觉效果。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提醒您
选人工晶状体,不是 “别人说好就是好”,也不是 “价格高就是好”。术前应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做详细的眼部检查,再跟医生好好沟通——比如平时爱不爱用手机、需不需要开车、有没有阅读习惯,把这些需求说清楚,让医生 “量眼定制” 方案,才能术后拥有清晰又舒适的视野~
来源: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