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招蜂引蝶
【释义】:招引蜜蜂和蝴蝶。比喻人姿态娇媚,刻意吸引异性。亦形容景色优美,吸引游人流连。
【出处】:最早见于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无日不招蜂引蝶。” 清代《红楼梦》亦有相关描写,后逐渐演变为兼具褒贬的双重意象。
【拓展】:“招蜂引蝶”常与“倚门卖俏”“艳帜高张”等近义词并列,强调刻意吸引注意的行为。例如:社交媒体上以夸张造型博取关注,可谓数字时代的招蜂引蝶;春日花园百花争艳吸引昆虫,则是自然界的正面诠释。反义词如“清心寡欲”“韬光养晦”,则形容收敛锋芒、沉静内敛的状态。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蝶”特指凤蝶、粉蝶等鳞翅目昆虫。其通过翅膀色彩、信息素与舞姿传递信号的本能,成为自然界最生动的“吸引力教科书”。
小档案
名称:蝴蝶(以金凤蝶为例)
英文名:Swallowtail Butterfly
学名:Papilio machaon
翅展:6~8厘米
飞行速度:最高时速18公里
隶属科目: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遍布北半球温带地区,栖息于草原、林缘及高山草甸
魅力靓照:

金凤蝶用虹吸式口器吸取花蜜(图片来源:[1])

蝶翅鳞片呈现三维光子晶体结构(图片来源:[2])
外形特征:
凤蝶翅色鲜黄具黑色斑纹,后翅尾突细长,边缘点缀红蓝色眼斑。翅膀覆盖瓦状鳞片,其微观结构可折射光线产生结构色。口器特化为卷曲的喙管,足部具化学感受器可“品尝”植物汁液。
生活习性:
蝴蝶幼虫,绝大多数靠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果、嫩荚及花蕾为生,只有少量蝴蝶幼虫专食其他昆虫,如蚜灰蝶取食竹蚜;成虫通过虹吸式口器靠吸力吸取花蜜等汁液。蝴蝶用偏振光定位花粉位置,通过紫外线图案识别同类;雄蝶前翅散发性信息素,雌蝶触角可探测3公里外的求偶信号;更有趣的是有些蝴蝶模拟有毒蝶类的翅纹,形成“警戒色保护伞”。
奇闻轶事:蝴蝶的“求偶密码”竟是紫外线莫尔斯电码?真的假的!真的!
雄蝶是怎样精准地辨认出自己的“意中蝶”呢?其实非仅凭“颜值”来决定,而是依赖于一套精妙复杂的信号系统。2023年《科学进展》期刊揭示,蝴蝶翅膀暗藏人类肉眼不可见的求偶信号。
首先是视觉信号。蝴蝶拥有由成千上万个小眼组成的复眼结构,赋予它们卓越的光线波长分辨能力,使其在色彩感知上远超人类水平。以雄性金凤蝶为例,其翅基部位覆盖着能反射紫外线的特殊鳞片,当它们振翅飞翔时,便会形成频率达12Hz的闪烁“光学旗语”。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有助于雄蝶迅速锁定潜在的配偶对象。
其次是气味指纹。每只蝴蝶体表所分泌的烃类化合物组合都独一无二,相当于化学身份证。其中性信息素和虫体挥发物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气味分子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帮助雄蝶察觉并准确追踪到雌蝶的踪迹。
最后是飞行轨迹。蝴蝶求偶飞行轨迹包含正弦曲线、螺旋线等7种模式,这些动态信号在蝴蝶的交配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蝴蝶对这些信号的依赖程度各有差异。例如,达摩凤蝶的雄蝶在求偶时,就主要依赖视觉信息,尤其是翅部的斑纹图案及紫外反射特性,这很可能与其复眼中存在的红、蓝和紫外三种感光受体密切相关。
近期,科学家们从蝴蝶翅膀的独特构造中获得灵感,将其应用于光子晶体领域的研究。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些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呈现出类似光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够精确调控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线传播。

参考文献:
[1]学习力进化研究所.金凤蝶在阳光下闪耀的秘密[EB/OL].(2025-03-22)[2025-10-18].http://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190276013129868582
[2]森林里正好的秋日.金凤蝶:美丽的飞舞精灵[EB/OL].(2025-02-01)[2025-10-18].http://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299614998536153886

来源: 自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