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药材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追风使者、蚕羌。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 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 de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羌活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稍耐荫。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中生长。野生羌活主要生长于海拔2000米—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国内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羌活原植物


宽叶羌活原植物

       野生羌活一般3~5年可采收,栽培羌活3年收获时产量与品质好。采收后用刀割去羌叶,留芦头1cm左右,剥去残存叶柄,用清水喷淋冲洗泥沙,水淋不超过5min,晾晒至半干,搓去须根再晾晒至完全干燥。

       羌活在《乐都县志》《平安县志》《乌兰县志》《贵德县志》《民和县志》《甘德县志》《同仁县志》《互助县志》《循化县志》《湟中县志》《都兰县志》《湟源县志》《门源县志》《同德县志》《班玛县志》《久治县志》《共和县志》《河南县志》《大通县志》《碾伯所志》《西宁府新志》中都有记载。《青海风俗简质》记载了在明清时期就有大黄、羌活、独活、枸杞、麝香等通过茶马互市运出青海省,羌活在青海生产加工与应用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川羌质优,但从多年的调研分析,羌活是青海省传统的道地药材之一,青海也是羌活资源最为重要的产区之一。

       羌活,按药材性状不同,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蚕羌品质最佳,其次竹节羌,最后大头羌和条羌。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蚕羌


竹节羌


大头羌


条羌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羌活和宽叶羌活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未经政府部门授权严禁采挖。


来源: 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