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小知识
色素转化是枫叶变红的核心前提。枫叶等阔叶植物的叶片中藏着一套 “色素军团”:占比最高的是绿色的叶绿素,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主力军”,日常通过吸收光能为植物生长供能,也让叶片常年维持翠绿;除此之外,叶片中还潜伏着红色的花青素与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只是在叶绿素的“强势掩盖”下,这些色素的颜色始终难以显现,只能在叶绿素减少或消失时,才得以露出 “真面目”。
其次,低温是加速叶绿素“退场”的关键推手。霜降前后,气温往往骤降至 10℃以下,这一环境变化对叶绿素而言是“致命打击”—— 低温会破坏叶绿素的合成机制,让新的叶绿素无法生成,同时加速已有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原本叶片中的叶绿素,在“只减不增”的状态下快速消耗,绿色随之逐渐褪去,为其他“角色”的登场腾出空间。
最后,低温与短日照共同促成花青素登场并富集。一方面,低温刺激叶片细胞合成更多花青素,这种色素能帮助叶片抵御寒冷、减少冻害;另一方面,短日照环境进一步促进花青素的积累。当花青素的含量超过剩余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时,原本被掩盖的红色彻底凸显,且温度越低,花青素合成量越多,叶片颜色也越浓郁 —— 从最初的浅红、橙红,逐渐过渡到深红、紫红,最终形成漫山枫林红似火、艳过二月春花的壮丽景象,让秋日山林成为大自然精心绘制的 “调色盘”。
夜读心语
霜降后的枫叶红得热烈,是因为它接纳了季节的变化。若能坦然接纳途中的风霜,不怨天尤人,不望而却步,这份经历反而会淬炼出坚韧的心性与清明的眼光,助我们在困境中寻得转机与新的可能。恰如枫叶,若非经历低温的洗礼,又怎能将生命积淀的能量,燃烧成这般温暖而明亮的红色?
编辑:杨为华
校对:赵泽彬
审核:张文豪
出品:中国科学技术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馆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