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化身过喷射战士”?你是否体会过抱着马桶以为它是人生唯一依靠的深情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大概率与这位有过一面之缘——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多是因为吃了不洁食物(比如变质的海鲜、未煮熟的蔬菜)或受凉引发,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


很多人觉得 “拉完就好”,硬扛着不去医院,却不知严重时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普通急性肠胃炎(每天腹泻 3-5 次,无明显脱水)可居家处理,但出现以下情况,说明病情加重,需急诊:

脱水信号:口干舌燥,尿量明显减少(比如 6 小时没尿)、皮肤弹性差(捏起手臂皮肤,松手后 10 秒不回弹)、眼窝凹陷(尤其儿童);

剧烈症状:腹泻超过 10 次 / 天(水样便或带血便)、腹痛剧烈(像 “刀绞” 一样,无法直腰)、高烧超过 39℃且持续不退;

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或有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哪怕症状较轻,也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


居家急救:“补水”是核心,别乱吃药


在就医前或症状较轻时,正确的居家处理能缓解不适:

科学补水:别只喝白开水(会加重电解质紊乱),应喝 “口服补液盐”(药店可买,按说明书冲调),或自制 “淡盐水”(1 升温水 + 6 克盐 + 10 克糖),每次喝 100-200 毫升,少量多次。

饮食调整:暂时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可吃 “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比如小米粥、米汤、面汤),避免喝牛奶、豆浆(可能加重腹胀)。

谨慎用药:不要自行吃止泻药(比如蒙脱石散)—— 若为细菌感染引发的肠胃炎,止泻会导致毒素滞留体内,加重病情;退烧药(如布洛芬)需在体温超过 38.5℃时服用,且要配合补水(避免脱水)。


就医关键:带好“食物样本”,方便排查病因


如果怀疑是吃了某类食物引发的肠胃炎,就医时可带上“剩余食物样本”(比如没吃完的海鲜、外卖),方便医院进行细菌检测,明确病因(比如是否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从而精准用药。(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古梦瑶)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非本机构观点,非商业用途,所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或行为建议,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删除。

来源: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古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