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肠息肉

竟然是潜伏的“癌变种子”?!


数据显示,中年以后,近三分之一的人会被查出肠息肉。更惊人的是,90%以上的肠癌都是由它演变而来,其中一种息肉的癌变率,几乎达到100%!

这不是危言耸听。今天就带你认清这个"隐形杀手"。

-认识肠道里的“不速之客”


想象一下,你的肠道黏膜上突然冒出个小肉疙瘩,这就是息肉。它像个沉默的租客,平时不声不响,等它"长大"后,才可能用便血、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这些方式来刷存在感。

这些"不速之客"主要分两类:

·良民型

不是所有息肉都会癌变!这些是"安全款":

炎症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

淋巴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

·危险分子

腺瘤性息肉,被医生列为"癌前病变"——95%的肠癌都是它变的。从息肉到癌症,一般要5-15年,这段时间就是我们阻止它的最佳时机!


特别要警惕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FAP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父母如有一方染色体中携带有突变的APC基因(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则有一半的几率传给子代,导致子女患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在青少年时期(通常20-30岁)结肠和直肠会出现成百上千个腺瘤性息肉,随年龄增长息肉数量增多,若未干预,几乎100% 会进展为结直肠癌。多数患者在 40 岁前发生癌变,中位恶变年龄为 36 岁。

-这4类人最容易被息肉“盯上”

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真的要当心了:

01 吃货风险组

长期高脂肪、高糖、低纤维的饮食,等于在给息肉创造"舒适区"

02 家族遗传组

家里有人得过肠息肉或肠癌的,风险直接升级

03 代谢异常组

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这些都是息肉的"好基友"

04 肠道老病号

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长期发炎,更容易中招

建议以上人群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别等身体亮红灯才行动。

-两项检查,能救你的命


早期肠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这两项检查就是你的"护身符":

01 肛门指检

别嫌它尴尬,70%的直肠癌一摸就知道!

02 肠镜检查

这才是"金标准",不仅能发现息肉,还能当场切除,防癌于未然!


-万一中招,怎么办?

发现息肉

大部分可以在肠镜下直接切除,简单快捷。


确诊肠癌

别慌,现在的治疗手段很成熟:

内镜切除:早期癌变的克星;

微创手术:几个小孔就能解决问题;

放化疗:有时候需要先化疗再手术,效果更好;

射频消融:对付肝转移的利器!

现在还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方法,多学科团队会为你量身定制方案。

预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多吃蔬果粗粮、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控制体重……这些老生常谈的话,真的能救命!

如果你过了40岁,或者属于高危人群,别犹豫,安排一次肠镜检查。别让今天的犹豫,成为明天的遗憾。

守护肠道,从现在开始!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