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长沙70岁的黄先生(化名)出现除了忘事、记忆减退,还出现情绪暴躁、多疑、幻觉等精神问题时,家属带着他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门诊诊室,唐丽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及一系列精神科检查,最后以“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精神障碍”收入住院继续治疗。
提到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会想到“记性差”“老糊涂”,其实并不一定,他还可能出现一些精神障碍症状。唐丽主任医师带领大家来认识阿尔茨海默病。
一、它和“普通老糊涂”有啥不一样?
生活中,由于年龄增长,记忆力减退,很多老人会“忘事”,但“普通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区别很明显:
普通健忘:忘了昨天吃的饭,但提醒后能想起来;不会因为“忘事”怀疑家人藏东西,情绪、性格基本稳定。
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精神障碍:不仅记不住事(比如反复问同一问题、出门找不到家),还会出现“精神异常”,比如总觉得别人偷自己的钱,看到事实不存在的人或物品(幻觉),原本温和的人突然变得暴躁、冷漠,甚至拒绝吃饭、不认识家人。
二、为啥会出现这些精神问题?
唐丽介绍,简单说,是大脑出了“故障”。阿尔茨海默病会让大脑里的神经细胞慢慢坏死,尤其是负责记忆、情绪、判断的区域(比如海马体、额叶)。就像电脑的“情绪控制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坏了,患者没法正常处理信息,才会出现多疑、暴躁、 幻觉等情况,不是他们“故意找茬”,而是疾病导致的无法自控。
三、家人能做些什么?记住3个关键
面对患者的精神异常,家人的应对方式很重要,错误的做法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1. 别“纠正”,多“接纳”
比如患者说“有人偷我钱包”,别反复说“没人偷,是你忘放哪了”。这会让他们觉得不相信他,更暴躁。可以顺着说“好,咱们一起找找,说不定放在抽屉里了”,再慢慢引导他回忆,避免正面冲突。
2. 别“指责”,多“陪伴”
患者可能会重复做一件事(比如反复开门)、拒绝洗澡,这时别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洗完澡舒服,咱们洗完吃你爱吃的苹果”),多陪他们做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比如看老照片、听老歌),帮他们保持安全感。
3. 别“拖延”,早“就医”
如果精神症状影响到患者生活(比如不吃饭、打人),一定要及时带他们去神经内科或精神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开药物(比如缓解幻觉、暴躁的药),同时指导护理方法,早干预能让患者少遭罪,也能减轻家人负担。
四、能预防吗?做好2件事
目前没有彻底治好的办法,但提前做好这两件事,能降低风险或延缓进展:
保护大脑:平时多动脑(比如下棋、学简单的新技能)、多社交(别总独处),控制好血压、血糖(高血压、糖尿病会伤害大脑血管)。
关注变化:如果家里老人突然出现“记性差+情绪变”,别等“再看看”,尽早去医院检查、早期干预,能让患者保持生活能力更久。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 肖丹
编审:宣传办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