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小知识:
本诗题目中的秋浦位于今安徽贵池西部,在唐代是重要的银铜产区。李白诗中描绘的正是冶炼工人辛勤劳作的场景,是先唐文学中很少见的描绘炼铜工匠劳作的题材。
史料表明,我国早期红铜冶炼是将矿石与木炭置于陶制坩埚中,在炭火或窑炉内加热完成。至青铜冶炼阶段,技术在殷商到周初达到顶峰。千年的冶铜实践不仅提升了选矿、熔铸与炉窑建造技术,更为后来铁器的冶炼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化学原理看,炼铜主要依靠两类方法:
其一是火法炼铜,即通过高温还原矿石获取金属铜。作为最广为人知的传统工艺,殷墟考古证实,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便已掌握此法。
其二是湿法炼铜,始于秦汉时期。该技术的突破与炼丹术密切相关:方士们发现铁能够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中国是全球精炼铜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在此庞大产业基础上,我国凭借绿色高效的铜冶炼先进技术,始终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夜读心语:
千年前
李白以诗为镜
照亮炼铜匠人在火光中的身影
如今
智能化工厂里
机械臂划出相似的弧线
从传统工具到传感器
其中蕴含的匠心专注一脉相承
科技迭代,工具革新
但未曾褪色的是对每一件作品的敬畏
是手心相传的专心与精心
大国工匠
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愿我们皆以匠人之心
打磨自己,打磨岁月
在每一次锤炼中接近极致,接近永恒
编辑:赵泽彬
校对:杨为华
审核:张文豪
出品:中国科学技术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馆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