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剪影:

1922年,吴孟超出生在福建闽清,5岁随母赴马来西亚投奔父亲。抗战爆发后,他积极组织同学支援八路军,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1940年,他毅然回国,选择“读书救国”,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师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走上医学道路。

裘法祖称他“非常勤奋、非常刻苦、非常聪明,对病人非常好”。1956年,裘法祖向吴孟超指出,当时肝脏外科领域发展较为薄弱,他遂投身此领域。彼时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吴孟超立志“把肝癌大国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关,成为我国肝外科的开拓者。

吴老因长时间握手术刀,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尖关节略微变形,食指尖明显偏向大拇指,中指尖则偏向无名指,这双手,被中国肝脏外科界誉为“上帝之手”。吴老完成了中国首个肝脏血管铸型标本,主刀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手术,累计手术逾1.6万台,直至2019年1月,97岁的他才从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正式退休。

吴孟超创立“五叶四段”理论,将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足50%提升到90%以上,组建世界最大肝外科研究所,推动我国肝胆外科跻身世界前沿。

夜读心语:

吴孟超的一生,既是为患者与病魔搏斗的一生,更是与时间赛跑的一生。他的手指,因常年紧握手术刀而变形,却用这份“变形”,托起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与希望。医学从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怀揣炽热仁心的守护;医生也不止于治病救人,更是暗夜中为生命掌灯的使者。生命长度终有上限,但当一个生命用来点亮另一个生命,它便超越了时间的尺度,拥有了无限的厚度。




在本期“参汤”栏目中介绍的吴孟超院士,正是中国科技馆手模墙上留下珍贵印记的科学家之一。我们诚邀您亲临中国科技馆一楼东大厅,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精神的温度。


编辑:杨为华

校对:赵泽彬

审核:张文豪

出品:中国科学技术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