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场上,有一种能让坦克、直升机甚至军事阵地“隐身”的装备——伪装网。它就像给武器装备披上的“保护伞”,能大幅降低被敌方侦察发现的概率。根据我国军标GJB 434定义,伪装网是“具有装饰材料的网状结构物”,而如今的轻型伪装网,更是凭借轻便、高效的特点,成为战场伪装的“主力军”。
一、伪装网的分类伪装网主要依据两个维度分类:
1.根据我国军标GJB 7927要求,按伪装性能主要分为:
I型, 能与特定背景环境(如林地、沙漠)在颜色和光谱反射特性上高度匹配的伪装网。
II型:采用标准伪装色系,在颜色和光谱反射特性上达到标准要求的伪装网。
2.按防护侦察波段主要分为:(1)防光学侦察伪装网,可以对抗肉眼和光学仪器;(2)防中远红外侦察伪装网,可以对抗热成像仪;(3)防雷达侦察伪装网,可以对抗雷达波;(4)防多波段侦察伪装网能同时对抗以上多种侦察手段,集光学、中远红外和雷达防护于一体,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5)其他特殊用途伪装网。其中,轻型伪装网凭借其减轻重量、缩短伪装作业时间的优势,显著提升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轻型化、便携化”同样是伪装网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轻型伪装网的发展历程(以美军为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制式伪装网得到应用,但功能单一,主要对抗可见光侦察,材料多为棉麻。 随着侦察技术覆盖光学、红外、雷达的全波段和纺织新材料的涌现,伪装网的材料、性能和原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现代轻型伪装遮蔽系统 (LCSS - 1970年代)是模块化设计,具备防可见光、近红外和雷达侦察能力,提供林地、沙漠、雪地等多种环境配色,并有雷达散射型和雷达透射型之分,以适应不同装备。
美国陆军用FM20-3型LCSS
超轻型伪装网系统 (ULCANS - 1990年代末): 专为提升陆航直升机隐蔽性设计,重量比LCSS减轻约26%。其关键突破在于显著提升了中远红外(达2.5μm)防护能力,热传输减少42%,同时保持光学和雷达隐身性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部署。
美军用超轻型伪装网络系统(ULCANS)
超轻型伪装网系统增强版 (ULCANS Increment I - 2018年起)是对ULCANS的重大升级,最大创新在于单面伪装网正反两面具备沙漠/城镇、雪地/高山等不同的环境伪装能力,适应性更强。采用极轻量化设计(约165g/m²),无切花结构不易勾挂,无需支撑杆,便于修补。
ULCANS Increment I
三、轻型伪装网的结构与材料(以美军系统为例)
虽然不同系统结构各异,但核心组件通常包括:
1.伪装屏: 核心部分由聚酯网等网状基底和附着其上的切花迷彩布、无切花聚酯层等伪装材料构成,提供视觉和光谱伪装。雷达防护型通常混入不锈钢等金属纤维来散射雷达波。
2.支撑系统:
支撑杆 (LCSS/ULCANS): 用于撑起伪装屏。
锚桩: 将伪装网固定在地面。
连接件/系紧带: 连接多块伪装屏或固定到支撑杆。
形状干扰器 (ULCANS): 增加外形不规则性,增强伪装效果,并在大风中稳定伪装网。
3.运输与储存:专用的运输箱用于包装和运输伪装屏及支撑组件。
4.维修包:包含备用伪装布、缝纫线等修补材料和工具,用于战场快速修复。
轻型伪装网通过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的进步,在提供强大隐蔽保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士兵负担,提升了部队在现代战争环境下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它就像一件精心编织的“隐形斗篷”,在矛与盾的对抗中,持续守护着军事目标的安全。
作者:叶伟 南通大学
责编:刘丹
来源: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