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科普课堂走进文昌学校”第二十五期
带大家认识椰子
10月1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照华走进清华附中文昌学校,以“带大家认识椰子”的题,为同学们带一场生动系统的科普讲座,全面揭开了这一热带作物从生长到应用的奥秘。
“你们知道吗?椰子的拉丁文名由林奈亲自命名,而且它是椰子属中唯一的物种!”课堂一开始,张照华从椰子分类讲起,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同学们对椰子树的外形特征建立起初步印象。
“认识植物,要从根、茎、叶、花、果入手。”张老师逐步展开讲解,“椰子的根最多可以超过一万条!”这个数字引来全场惊叹。在展示嫩果纵剖面图时,孩子们一边对着清透的椰子水“流口水”,一边认识了椰子的果实结构。
张老师还介绍了椰子从发芽、生长、结果到再次发芽的生命循环,引导同学们体会生命的可贵与韧性,树立敬畏自然的信念。当他讲到“海南椰子半中国,文昌椰子半海南”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家乡资源的热爱与自豪。
“椰子浑身都是宝,优秀本领真不少。”张老师列举的数据令人惊叹:椰子可加工成360多种产品。椰子水是天然电解质水,果肉可制油、椰浆、椰糖,椰壳能做椰雕和活性炭,椰衣可编织地毯,椰花汁能酿酒,椰木还能做家具……每一项用途都引来阵阵惊呼。
除了介绍椰子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和广泛的用途外,张照华还鼓励同学们学习椰子极强的适应力、奉献精神和坚韧品格,未来努力为社会与国家贡献力量。
来源: 椰子大观园微信公众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