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心连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山西自然博物馆联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小小地质探险家——玩转山西的石头”的地理科普手工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将山西丰富的地质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素材,为7至14岁的小朋友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地质探索课。

活动以山西地质趣味短片拉开帷幕,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地质探索的兴趣。在互动讲解环节,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观察煤、玄武岩、方解石等标本图片。通过一系列启发性提问,如“黑色石头有什么用?”“带小孔的石头怎样形成?”,引导小朋友们在思考中认识不同矿物和岩石的差异。

手工创作环节精心设置了“化石简易挖掘”“矿物涂色认知”“石头拼贴创作”三大趣味环节。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手持铲刷在盲盒中“探矿”,对照实物为矿物涂色,用碎石拼贴出五台山、平遥古城的轮廓……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小朋友们分组展示作品、分享创意,皆表达出了对山西地质的认知和对资源保护的思考。


此次活动把地质科普与手工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让小朋友在亲手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为地质资源保护注入新生力量,更搭建起科普传播与教育培育的桥梁,实现了科普与教育的双向赋能。


来源: 山西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