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早晚温差拉大,“春捂秋冻”成了常听到的养生建议,但对刚做完肝胆手术的人来说,“秋冻”可不是“冻着没事”,盲目硬扛会让还没恢复好的肝胆“受委屈”。要知道,肝胆术后免疫力弱,血管对低温更敏感,一受凉可能引发腹痛、伤口不适,甚至拖慢恢复。其实不用裹成“粽子”,记住护理“三区防护法”,精准护住关键部位,就能科学保暖促康复。
核心区:护住“肝胆根据地”!
肝胆位于上腹部(肋骨下缘至肚脐间),是术后恢复的“核心”,受凉会直接刺激手术部位。且术后腹部皮肤敏感度下降,往往受凉了也没察觉,等出现腹胀、隐痛时已影响恢复。
防护要点:
穿贴身保暖衣物:选纯棉马甲、薄款保暖腹围或高腰秋裤,松紧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不压迫肝胆,也避免化纤材质摩擦伤口。
避免腹部暴露:起床先穿好上衣再掀被子,洗漱时用小毯子盖住腹部;夜间在腹部搭一条薄毛巾被,防止翻身受凉。
温和保暖:手背摸腹部发凉时及时添衣,不用热水袋直接敷腹(易烫伤),可用暖手宝隔衣暖腹,温度控制在40℃左右。
手脚区:暖手脚,促循环!
别觉得手脚凉无关紧要!秋季低温会让四肢血管收缩,影响肝脏供血,延缓肝细胞修复,还可能导致全身发冷,间接加重核心区受凉。
手部防护:
减少暴露:外出、早晚在家时戴薄棉手套,洗碗时换防水手套;久坐时多做“握拳-张开”动作,或用38-40℃温水泡手5分钟,促进循环。
脚部防护:
选对袜子:穿纯棉中筒袜(覆盖脚踝,别穿船袜),潮湿后及时更换;睡前用温水泡脚10分钟(水位过脚踝),泡完擦干脚趾缝。
辅助保暖:脚易凉者可在袜子里贴低发热暖足贴,贴于脚掌前1/3处,不直接接触皮肤。
头颈肩区:防“风邪”,减不适!
秋季多风,头颈肩受凉易引发头痛、鼻塞,影响睡眠(术后睡眠差会拖慢恢复);肩部受凉还可能牵扯上腹部,加重伤口牵扯痛。
头部防护:
外出戴帽:白天戴薄针织帽或棒球帽,傍晚风大时换带耳罩的帽子;空调房或开窗时,用薄围巾搭头顶,避免冷风直吹。
颈肩防护:
穿带领衣物:选翻领或高领薄毛衣、卫衣,护住颈部;久坐时缓慢转动脖子(左右各5次),缓解僵硬;夜间在颈肩搭薄围巾,防止翻身露肩。
3个避坑提醒:
术后3个月内别穿短袖、短裤,中午热时可解开上衣扣子,别脱衣,避免冷热交替。
保暖别“捂汗”,后背潮湿时及时减衣,出汗后吹风更易受凉。
60岁以上、免疫力弱或仍有腹痛腹泻者,可穿薄保暖衣;恢复好的人可晚些添衣,但“三区”必须护住。
对肝胆术后的人来说,秋季保暖不用“一刀切”。秋冻≠硬抗,抓准“核心区、手脚区、头颈肩区”这三个关键,既不盲目“秋冻”,也不过度捂热,身体才能在舒服的温度里好好恢复,少遭罪、好得快!
作者:
孔令红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 护士长 主管护师
审核:
刘承利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