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学中,“沙滩球”是一种常见的科学模型,用于直观地表示地壳构造变动,尤其是在断层活动和地震学研究中。沙滩球模型本质上是地震机制解的图示化结果,通过球面投影的方式,反映了地壳受力的方向和断层面运动的动态特征。以逆冲断层为例,这种断层是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岩层沿着断裂面逆向向上滑动,导致地壳结构发生复杂的变化。沙滩球模型通过将这些运动信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生成类似沙滩球的黑白区域分割图,从而清晰展示了断层的滑移方向、应力分布以及破裂面的位置。

沙滩球的核心在于其分割的几何意义。球面被分为黑白交替的多个区域,其中黑色部分代表压应力方向,而白色部分则代表张应力方向。交界线通常表示断层的破裂面或滑移边界。在地震学中,这种图形不仅能直观反映地震的震源机制,还能用于分析地壳内部应力场的分布,帮助科学家预测断层活动的潜在影响。通过沙滩球模型,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研究复杂的地壳运动规律,并为地震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震学中的“沙滩球图”(Beach Ball Diagram)是一种用于表示地震震源机制的图形。它通过简化的投影方法,将地下断层的运动投射到球面上,提供了地震断层类型、滑动方向以及受力性质的直观描述。本文将结合图片,逐一解析沙滩球图的含义与解读方法。

一、沙滩球的基础原理

沙滩球图以地震波的压缩区和拉伸区为基础,反映震源机制。断层运动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初动地震波,形成压缩(P波向外推)或拉伸(P波向内拉)的分布。通过对这些初动方向的统计,可以绘制出沙滩球图。

  • 压缩区(P区):通常用阴影表示(灰色或黑色)。
  • 拉张区(T区):通常为空白区域(白色)。
  • 分界线:表示断层面或辅助面,分割压缩区与拉张区。

二、断层面倾斜与走向

  • 倾角(Dip):断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 走向(Strike):断层面与地表方向的夹角。
  • 滑移角(Slip):滑动方向与断层倾斜方向的角度。


三、沙滩球的断层类型解读

1. 正断层特征:岩块受拉张力作用,上盘(上方岩块)向下滑动。沙滩球图表现为中央白色(拉张区)被两个对称的灰色扇区(压缩区)包围。图中,中央拉张区清晰可见,灰色区域对应压缩区。2. 逆断层特征:岩块受挤压应力作用,上盘向上滑动。沙滩球图中央为压缩区(阴影部分),两侧为拉张区。图中逆断层的沙滩球,灰色压缩区位于球心,白色拉张区在两端。3. 横移断层特征:岩块沿水平断层面滑动。沙滩球图表现为四分法,压缩区与拉张区交替分布,类似棋盘格。图中横移断层的沙滩球,四个扇区对称分布。


四、投影原理与球面表示

沙滩球图采用赤道投影法,将三维断层信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

  • 下半球投影:断层面和滑移方向以大圆弧和点的形式投影到下半球。
  • 极点表示:滑移方向被投影为球面上的点。
  • 等角网格:帮助精确绘制断层面及其分布。

五、不同类型的地震断层及其对应的沙滩球图解

并结合了断层模型、震源球(Focal Sphere)和二维投影的沙滩球(2D Projection of Focal Sphere)。以下是详细的解读:1. Strike-Slip/Shear(横移断层/剪切断层)

  • 断层类型:两侧岩块沿断层面水平滑动,表现为左旋或右旋的横向运动。剪切力是主要驱动力。
  • 沙滩球图特征:阴影区(压缩区)和白色区(拉张区)交替分布,形成类似棋盘格的四分图形。
  • 模型描述:两个方块沿垂直断层面相对滑动,箭头指示滑动方向。

2. Normal/Extension(正断层/拉张断层)

  • 断层类型:岩块受拉张力作用,上盘(断层上方岩块)向下滑动。表现为地壳张裂。
  • 沙滩球图特征:拉张区(白色部分)位于球体的中央,压缩区(阴影部分)位于两端。表明断层面发生了垂直方向的张裂运动。
  • 模型描述:方块模型显示上盘下滑,下盘上升。

3. Reverse/Thrust/Compression(逆断层/推覆断层/压缩断层)

  • 断层类型:岩块受挤压作用,上盘向上滑动。通常与山脉形成有关。
  • 沙滩球图特征:压缩区(阴影部分)位于球体中央,拉张区(白色部分)位于两端。与正断层沙滩球图呈相反分布。
  • 模型描述:方块模型显示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4. Transtension(张剪断层,拉张+剪切)

  • 断层类型:同时受拉张力和剪切力作用。断层表现为张裂与水平滑动的复合运动。
  • 沙滩球图特征:沙滩球图中压缩区和拉张区交替分布,但阴影区(压缩区)与白色区的形状呈细长形。反映了断层既有水平滑动,又有拉张分量。
  • 模型描述:方块模型显示两侧岩块一边水平滑动,一边发生拉张。

5. Transpression(压剪断层,压缩+剪切)

  • 断层类型:同时受压缩力和剪切力作用。断层表现为挤压与水平滑动的复合运动。
  • 沙滩球图特征:阴影区(压缩区)和拉张区(白色区)交替分布,但压缩区呈宽厚形。反映了断层既有水平滑动,又有压缩分量。
  • 模型描述:方块模型显示两侧岩块一边水平滑动,一边发生挤压。

六、沙滩球的实际应用

通过沙滩球图,地震学家可以:确定断层类型:判断是正断层、逆断层还是横移断层。分析应力场:推断区域地壳的受力状态。研究震源机制:结合震源参数,揭示地震的成因与运动模式。

七、实际随堂测试

最外层的圆上角度是断层的走向,同心圆表示断层的倾角。角度可以从左图数。

根据上面学到的,大家来判断一下这个沙滩球解析吧!大家可以把答案回复在评论区。


单选

这个沙滩球走向是?

A. 30°B. 40°C. 50°D. 60°

单选

这个沙滩球的倾角是?

A. 30°B. 40°C. 50°D. 60°

单选

这个沙滩球的滑移量是?

A. 30°B. 40°C. 50°D. 60°

单选

这个断裂是?

A. 走滑断裂B. 拉张断裂C. 逆冲断裂D. 剪切断裂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沙滩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作为地质学和地震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沙滩球模型不仅是一幅简单的几何图形,更是反映地壳应力分布与断层运动规律的“语言”。它通过直观的黑白分割,将复杂的地壳运动信息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让我们能够清楚地分析断层的破裂方向、应力场分布以及震源机制等关键信息。特别是在逆冲断层的研究中,沙滩球提供了一个精准的视角,帮助科学家理解地壳挤压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学习沙滩球,我们不仅掌握了一种描述地震机制的工具,还能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中地壳运动的复杂性和规律性。这种模型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科学研究,还在地震预警、灾害评估以及资源勘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沙滩球的学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对地球深处正在发生的隐秘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沙滩球图形时,相信你一定能够自信地解读地震滑动的奥秘!

来源: 构造地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