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即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及脑出血)。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脑血管病发病以缺血性卒中为主,约占72%;出血性卒中占28%。脑卒中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虽经近些年的防控和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各方面已呈下降趋势,但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化发病率和患病率仍在继续增长。

青年脑卒中特指发生在18~45岁年龄段的脑卒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调查显示,青年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5~40/10万人。全球每年新增200多万青年卒中患者。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人数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国内研究显示,青年在全部卒中群体中占比近10%~20%,其发病因素复杂,对个人和家庭均影响巨大。

面对青年脑卒中,公众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如:年轻人不会脑卒中,出现症状不及时就医等。当症状出现时,许多人往往自行判断病情,甚至试图通过休息或自我调节解决问题,忽略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脑卒中为可防可治的疾病,出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脑梗死可考虑溶栓、取栓等,脑出血要积极控制血压,防止出血量增大。同时,应提高认识,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缓解压力、心理健康和定期体检对预防脑卒中很关键。戒烟戒酒和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可减少发病;定期体检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2.早期识别与就医。提高公众早期识别脑卒中能力是预防青年卒中的关键。“脑卒中120”口诀可帮助大家迅速识别脑卒中,即1看(脸不对称口角歪)、2查(胳膊单侧无力,无法抬举)、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快速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救治。

综上,提高青年群体对卒中的认知与警觉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5周岁后定期进行脑血管危险因素筛查(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等),对于提高青年群体的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发生脑血管病,应尽早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口服相关药物,做好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及降压药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三大基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调整)。

邢台市脑血管病防治学会 邢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郭医杰 孔咏梅

来源: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