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一群河青小记者走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农业探索之旅。通过“农业课堂+田间实践”的立体学习模式,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农业奥秘,收获劳动快乐。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共计160余人参与了活动。
种子世界的科学探秘
活动伊始,研究所许大金博士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种质资源墙。墙上整齐排列着农作物、中草药和豆类等各类种子,形态各异,有的细小如芝麻,有的带有花纹似彩色纽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种子是植物繁衍的基础,每一种种子都蕴含着完整的遗传信息。”许博士向小记者们解释,“这些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神奇的种子》主题讲座中,许博士通过动态课件展示了种子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当看到种子如何突破种皮、长出根叶时,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惊叹。许博士补充道:“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这一过程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智慧。”
无土栽培:现代农业科技的突破
在试验园区,研究所第一党支部书记朱金永向小记者们展示了无土栽培技术。一排排栽培架上,各种生菜长势喜人,它们的根系在透明容器中清晰可见。“无土栽培是通过营养液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的种植方式。”、“营养液中含有氮、磷、钾等必需元素,能够精准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这种技术不仅节省空间和水资源,还能避免土传病害”。小记者们好奇地观察着栽培系统,计算着单位面积种植数量,亲身感受智慧农业的高效与精准。朱金永说:“无土栽培代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特别适合在空间有限或土壤条件不佳的地区推广”。
田间实践:体验传统农耕与收获喜悦
最令小记者们期待的是田间实践环节。在花生地里,朱金永讲解了花生独特的生长特性:“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这种特殊的结实方式称为‘地下结实性’”。小记者们小心地拔出花生植株,观察串串饱满的花生荚。随后,在玉米采摘区,他们学习了正确的采摘方法,亲手掰下金黄的玉米棒,体验收获的喜悦。朱金永还现场蒸煮了新鲜采摘的玉米,小记者们品尝后纷纷表示:“自己亲手采摘的玉米特别香甜!”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
对话科学家:解答农业疑惑
在采访环节,小记者们就感兴趣的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种子银行”的疑问,朱金永解释:“种质资源库如同种子的‘诺亚方舟’,保存着各种作物的遗传资源。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和未来育种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家庭种植建议,朱金永推荐了适合新手的作物:“樱桃萝卜生长周期短,适合在花盆中种植,是体验植物生长过程的理想选择。”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更建立起对农业劳动和粮食生产的尊重。一位小记者在活动后表示:“今天我了解了种子的奥秘,体验了农事劳动,更加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今年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次丰收节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了农业科学知识,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意识提供了有益实践。
作者:朱金永 许大金 蒋育红
来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