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一眼瞥见“乳腺增生”四个字,不少女性心里会咯噔一下:“这是不是癌前病变?会不会变成乳腺癌?”其实,乳腺增生就像乳房的“小情绪”,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情况。医生常说:“它更像乳腺组织的‘暂时紊乱’,不是病,但需要好好安抚。”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指导您怎么把这份“小情绪”调顺,让乳房更安稳。
先搞懂:乳腺增生到底是啥?
乳房里有很多能分泌乳汁的腺体,就像一串串小葡萄。月经周期里,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像“指挥官”一样,让这些腺体时而肿胀、时而放松。如果激素水平波动太大(比如生气、熬夜后),腺体“胀起来没及时缩回去”,摸起来就会有小硬块,还可能隐隐作痛——这就是乳腺增生。
(▲AI图)
它更像“生理性反应”,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90%的育龄女性都有过,就像感冒一样普遍。而且,单纯的乳腺增生几乎不会变成癌,别自己吓自己。
这些信号,说明乳房在“闹脾气”
乳腺增生的“存在感”很明显,尤其在月经前一周:
乳房胀痛,有时像针扎,摸起来还有颗粒感或小硬块,月经结束后会减轻;
情绪烦躁、压力大时,胀痛会更明显;
硬块大多两边都有,摸起来能活动,不像乳腺癌那样硬邦邦、固定不动。
如果硬块突然变大、摸起来固定不动,或者乳头流出血性液体,别犹豫,马上去医院——这可能不是单纯的增生了。
(▲AI图)
做好这6件事,比吃药更管用
乳腺增生的关键在“调”,就像安抚闹别扭的孩子,温柔养护比强硬压制更有效。
1.少生气,多微笑——别让情绪“憋坏”乳房
生气时,体内激素会像坐过山车,直接刺激乳腺腺体。试着每天找10分钟“放空时间”:听听歌、和朋友聊聊天,哪怕只是对着镜子笑一笑。记住:心情顺了,乳房的“肿胀感”会悄悄减轻。
2.吃对了,乳房少受罪
少吃“激素催化剂”:蜂王浆、雪蛤等动物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偶尔吃可以,别天天补;
少碰“刺激物”:咖啡、浓茶、酒精会让神经兴奋,加重胀痛,每天咖啡别超过1杯;
多吃“乳腺喜欢的”:海带(含碘,能调节激素)、银耳(滋阴润燥)、西兰花(含抗氧化物),把这些加到三餐里,比补品实在。
(▲AI图)
3.穿对内衣,给乳房“松绑”
太紧的内衣像给乳房“上刑”,会压迫腺体,加重胀痛。选无钢圈、面料透气的,尺码以“穿上不勒、抬手不跑杯”为好。晚上睡觉别穿内衣,让乳房彻底放松。
4.动起来,气血通了就舒服
每天快走30分钟,或做扩胸运动、八段锦,能促进胸部血液循环,帮腺体“消肿”。别总坐着,每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乳房也会“感谢”你。
5.摸一摸,学会自己查
月经结束后3-7天,自己摸一摸乳房:
手法:手指指腹打圈按压,从乳头向外画圈,别用手抓;
看:对着镜子看两边乳房是否对称,乳头有没有凹陷、溢液;
记:如果发现硬块、疼痛和以前不一样,及时记下来告诉医生。
6.定期体检,心里更踏实
20-39岁: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
40岁以上:每年一次乳腺超声+钼靶(一种专门查乳腺的X光)。
别觉得“没不舒服就不用查”,很多问题早期没感觉,查了才能放心。
(▲AI图)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副主任傅剑锋提醒:乳腺增生不可怕,乱折腾才可怕。有人查出增生就疯狂吃药、贴药膏,其实多数时候根本不用。只要没到“疼得睡不着”的程度,调整生活习惯就够了。
乳房是身体的“情绪晴雨表”,你对它温柔,它就对你安稳。少点焦虑,多点养护,这份“小情绪”自然会慢慢平复。记住:预防的意义,从来都比担心更重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一科 谭文娟 何鋆洪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谭文娟 何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