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普外科团队在主任徐家朴的带领下,通过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技术,成功为一名胆石症患者同时解决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问题。
该手术“小切口、恢复快”,标志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对胆石病的微创手术又一次开启了新的篇章,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普外科快速康复的理念。
患者因“腹痛伴皮肤及巩膜黄染3天”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加重、肝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而以往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一般行开放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患者需戴“T”型管1-3个月。住院时间也相对较长,期间对患者生活造成一定不便和困扰,放置“T”管不方便护理,容易脱落、并存在逆行感染的风险。
徐家朴主任组织全科讨论后,决定采用“双镜联合”的微创技术分阶段治疗:
第一阶段:
普外科团队为患者行ERCP+EST(乳头括约肌切开)+EPBD(球囊扩张)+胆总管碎石网篮取石+ENBD(鼻胆管引流),通过自然腔道精准取出结石,解除胆道梗阻。
第二阶段:
普外科团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腹痛症状完全缓解,次日即已下床活动,术后第四天拔除鼻胆管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且解除了带“T”管的困扰,标志着普外科在胆胰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了“以最小创伤治愈疾病”的目标。
双镜联合手术 治疗优势明显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普外科徐家朴主任介绍:
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ERCP联合腹腔镜技术是当前胆石症治疗的先进方案,既能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又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且区别于常规手术术后需戴“T”1-3个月,该手术术后不留置T管,为患者减轻了带管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普外科将持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微创的医疗服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现代内镜技术中的一项高精尖操作,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明珠”。这项技术巧妙利用了人体自然腔道,通过“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这一路径到达胆胰管开口,实现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完全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体表无切口,极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李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