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这个常被误认为"孕妇专属"的营养素,其实是每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守护者。作为B族维生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叶酸在核酸合成、细胞修复等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 “幕后功臣”。最新发布的"中国叶酸地图"为我们揭开了国人叶酸摄入的真实状况。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中国人叶酸摄入,这些数据要知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日均叶酸摄入量仅为201.4微克,能达到推荐量400微克的群体不足4%。这一数据暴露出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的叶酸营养缺口。从人群特征来看,40-60岁中年人摄入相对充足,而老年人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摄入优于女性;南方居民高于北方;农村略高于城市,这些差异为精准营养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1: 中国成年人群膳食叶酸摄入量分布特征


叶酸从哪里来?食物来源大解析

深入分析叶酸的食物来源,研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中国叶酸膳食图谱"。蔬菜以36.3%的贡献率成为最主要的叶酸来源,谷物、鸡蛋和豆类紧随其后,共同构成国人叶酸的"四大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南北饮食习惯造就了显著的来源差异:南方人更依赖谷物和蔬菜,北方人则更多从豆类和鸡蛋获取;城乡差异同样明显,农村居民更倚重谷物,而城市居民从豆类和鸡蛋中获取的比例更高。



图2:中国不同人群膳食叶酸来源构成分析


叶酸与慢性肾病:亟需增加叶酸摄入量

这项研究并未发现叶酸摄入与慢性肾病患病的显著关联。研究者深入分析指出,这一结果可能源于我国居民整体叶酸摄入量(平均201.4微克/天)远低于潜在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阈值水平,提示在现有膳食模式下,叶酸摄入量可能尚未达到能够显现肾脏健康益处的临界值。这一发现凸显了提升全民叶酸摄入量的紧迫性。


如何科学补充叶酸?

鉴于我国居民叶酸摄入普遍不足的现状,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全谷物、鸡蛋和豆类的摄入,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叶酸的水果和乳制品摄入,这两类食物在西方人群的叶酸摄入中占比较高,而我国居民摄入相对不足。

考虑补充剂:对于叶酸摄入不足的人群,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服用叶酸补充剂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


这项研究不仅系统揭示了中国成人叶酸营养状况的现状特征,更提醒我们:营养干预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精准施治。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采取科学的补充策略,才能让叶酸这类"微量营养素"真正发挥"宏量健康效应"。在推进全民营养改善计划时,必须突破"一刀切"的传统模式,转而构建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营养干预体系。


参考文献:

Liu, Mengyi; Gan, Xiaoqin; He, Panpan; Zhou, Chun; Ye, Ziliang; Yang, Sisi; Zhang, Yanjun; Zhang, Yuanyuan. Dietary folate status among Chinese adul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evalence. Precision Nutrition 3(3):p e00079, September 2024. | DOI: 10.1097/PN9.0000000000000079



编辑 | 梁晓龙 甘小琴

审核 | 秦献辉 张园园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