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响应科普活动月活动号召,将前沿交通科技知识送入高校,2025年9月12日,由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道路绿色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依托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智能材料科普校园行”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走进安徽省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基地材料领域专家冒卫星高级工程师,为土木学院装配式建筑微专业的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多功能储能式发光材料应用实践》的专题科普讲座。
本次讲座以普及智能材料知识、激发青年学子创新热情为目标,是科普基地资源与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次积极探索。活动伊始,冒卫星高工首先向师生们介绍了基地作为交通运输部、科技部首批联合认定的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的定位与使命,强调了基地在推广绿色、安全、智能新材料技术方面的社会责任。
讲座中,冒卫星高工化身为科普导师,结合储能发光材料的最新科研动态与基地内的实际研究案例,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该材料在建筑节能、智能交通、应急防灾等领域的奇妙应用。他特别聚焦于如何将这些前沿材料知识转化为教学资源,详细阐述了将其融入实验课程、毕业设计和产学研项目的具体路径,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智能材料离课堂并不遥远。
“新材料的科普与教学,是连接科技创新与未来工程师的桥梁,是践行‘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理念的生动体现。”冒卫星在讲座中强调。现场互动踊跃,同学们就材料的耐久性、成本控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了浓厚的科学兴趣。
此次活动得到了土木学院师生的高度评价。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基地带来的前沿内容极大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为学院的课程创新与实验室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校企合作共建示范课程的典范之作。
未来,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服务”的宗旨,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行动,主动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生动的科普实践送入大、中、小学校,积极构建跨学科、融合型的科普教育平台,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 道路绿色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