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牙的重要性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组牙,共20个,上、下颌各10 个。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5~3岁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
健康的乳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咀嚼能力,促进消化吸收,还能够辅助发音,对恒牙的萌出和排列起到重要作用,促进颌骨正常发育。每颗乳牙下方,都有一颗正在发育的恒牙,乳牙是恒牙萌出前的空间维持器。乳牙还协调颜面美观的功能。
“乳牙迟早要换的,坏掉也没关系”,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如果第一颗乳牙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恒牙发育异常或咬合问题。因此,从第一颗牙齿开始,家长就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做好清洁和饮食管理,为宝宝的口腔健康打下基础。
二、日常清洁护理
初期护理:出生后即应建立口腔清洁习惯。牙萌出前,在哺乳后或晚上睡前用手指缠上清洁纱布为儿童清洁口腔。6个月左右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可用手指缠上柔软干净纱布,蘸清水轻轻擦洗牙面。牙萌出后,可用干净的纱布蘸清水为孩子擦洗牙面,配合使用乳胶指套擦洗牙龈和腭部,清除黏附的食物残渣,按摩牙床,每天1~2次。
使用牙刷:在宝宝长出几颗乳牙后,选择适合婴幼儿的软毛小牙刷,每天早晚各刷1次,轻轻清洁牙齿表面和缝隙。儿童1.5岁左右家长可以用牙刷帮助孩子刷牙,2岁后虽然孩子有一点的模仿能力,但这个阶段还是强调由家长帮助儿童刷牙。当儿童能漱口(约3岁)时可以使用牙膏刷牙,但一定要控制用量,每次用“豌豆”大小的量。目前不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
3~6岁是儿童乳牙患龋的高峰期。家长应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坚持每日帮助儿童认真、彻底地刷牙一次(最好是晚上),并检查刷牙效果。父母在家庭中应起到示范作用,最好与儿童一起刷牙,让刷牙成为有规律的家庭活动,使孩子从中得到乐趣。3~6岁儿童建议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始使用牙线。
避免吮吸手指或咬硬物、吐舌、咬下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保证乳牙和口腔安全。
三、合理饮食管理
减少糖分摄入:两餐之间尽量不再摄入糖和甜食。含糖饮食一般建议在一日三餐中或餐前食用。要少进食黏性大的含糖食品。避免频繁喂食过酸、高糖食物或饮料,睡前刷牙后不再吃甜食和加糖的奶类和饮料。睡前避免用奶瓶喂奶。1岁以上应停止使用奶瓶喂养,不再夜间哺乳。
提供健康饮食: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定时哺乳。儿童定时定量喂食,避免频繁吃零食。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牙齿发育。
避免夜间频繁进食,确保牙齿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口腔平衡。高糖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龋齿,应破除含奶瓶入睡、牙齿萌出后喂夜奶、延长母乳或奶瓶喂养的时间、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不良喂养习惯。
四、关注口腔问题
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儿童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最迟在12个月之前,之后每3~6个月复查1次。
注意口腔问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孩子若出现牙齿颜色异常、黑点或牙痛等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对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者,家长要引起充分重视。一旦出现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等应尽早进行检查,及早矫治。乳牙期最佳矫治年龄为4~5岁儿童。
涂氟和窝沟封闭: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涂氟保护或窝沟封闭处理,以预防龋齿。对于窝沟较深的乳磨牙,特别是后磨牙区,要尽早进行窝沟封闭。每半年1次应用局部氟化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光滑面龋。
预防乳牙外伤:家长及保育人员应加强对儿童活动时的监护,防止意外跌倒和损伤。外伤后可能造成面部软组织的损伤,牙冠折断或牙齿脱位,还有可能伤及恒牙胚,造成恒牙胚的发育异常。发生乳牙外伤后应及时带去医院就诊,请专业医师对伤情做出判定并进行合理诊治,避免不良结局。
守护口腔健康,牙齿小卫士从小做起!
来源: 内容为罗列常识、拼接要点等整合汇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