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罗伟彬

       肺癌治疗常被误认为“一刀切”,但实际上,它需要根据癌症类型(如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精准制定方案。目前临床常用的5大治疗手段各有侧重,了解它们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下面就把每种治疗方式讲清楚。

一、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根治性选择”

       手术治疗就像“直接拔草”,通过切除含有肿瘤的肺组织,从根源上清除病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方案。因为早期肺癌病灶局限,还没发生大范围转移,手术切除后治愈的可能性较高。

常见手术方式:肺叶切除术:这是最常用的术式,切除肿瘤所在的整个肺叶。肺有左右两叶(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切除其中一叶后,剩余肺叶仍能满足身体的呼吸需求。袖状肺叶切除术:如果肿瘤靠近支气管,直接切除肺叶可能影响气道通畅,就会采用这种“精准切除”方式——切除病变的肺叶和一小段相连的支气管,再把剩余的支气管重新接起来,既清除了肿瘤,又保留了更多健康肺组织。胸腔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这种手术只需在胸部打几个小孔,插入摄像头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它的优势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通常术后1-2周就能出院,恢复速度比开胸手术快一倍以上。

       关键注意事项:手术前,医院会严格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储备,比如通过吹气测试看肺的通气能力。如果肺功能太差,无法承受肺组织切除,就可能不适合手术。另外,部分患者术后可能需要配合辅助化疗,目的是清除手术中可能残留的微小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二、放射治疗:“精准射线”打击肿瘤,适用无法手术的患者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就像“定向爆破”,用高能射线精准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它不需要开刀,适合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或手术后需要“补刀”清除残留癌细胞的辅助治疗。

       常用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通过计算机技术勾勒出肿瘤的三维形状,让射线的形状和肿瘤完全匹配,就像“量身定制”的射线束,既能精准打击肿瘤,又能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调强放疗:比三维适形放疗更精准,能根据肿瘤不同部位的厚度、密度调整射线强度,比如肿瘤中心剂量高、边缘剂量低,进一步降低正常组织受伤害的风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针对脑转移灶等小病灶,采用高剂量、高精度的射线集中照射,就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切除病灶,不用开颅就能治疗脑转移,尤其适合身体虚弱无法手术的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与应对: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放射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为避免这种情况,医生会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范围,把射线精准聚焦在肿瘤上。如果出现轻微症状,通常用止咳、消炎药物就能缓解;严重时可能需要暂停放疗,待症状改善后再继续。

三、化学治疗:“全身给药”杀癌细胞,小细胞肺癌敏感但易复发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就像“全身消毒”,通过口服或注射化疗药物,让药物随血液流遍全身,杀死全身各处的癌细胞。它适合晚期有转移的患者,或作为手术、放疗的辅助治疗。

       常用化疗方案与适用类型:含铂双药方案:这是肺癌化疗的“基础套餐”,以顺铂、卡铂等铂类药物为核心,联合另一种化疗药使用。比如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常用于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的特殊性:小细胞肺癌对化疗特别敏感,很多患者化疗后肿瘤会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但缺点是容易复发转移,所以通常需要多周期化疗,并配合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

       不良反应与监测: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快速分裂的正常细胞,比如骨髓细胞、消化道黏膜细胞,从而引发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所以化疗期间需要每周查血常规,一旦指标偏低,医生会用升白针、升血小板针等药物干预。

四、靶向治疗:“精准导弹”打靶点,需先做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就像“精准导弹”,专门瞄准癌细胞上的“特殊靶点”进行攻击,不会伤害正常细胞,副作用比化疗小很多。但它有个前提:患者必须存在对应的靶点突变。

       常见靶点与对应药物:EGFR突变:这是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常见的靶点,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对应的靶向药有厄洛替尼片、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口服方便,疗效明确,很多患者服药后肿瘤能稳定控制1~2年甚至更久。ALK融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ALK融合,对应的药物有克唑替尼胶囊、阿来替尼胶囊等,对ALK阳性患者的效果非常好,被称为“钻石突变”的靶向药。其他靶点:还有ROS1融合、MET扩增等少见靶点,也有对应的靶向药,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

       治疗关键与不良反应:治疗前必须做基因检测,常用的检测方式有组织活检、血液检测,只有检测出阳性靶点,才能使用靶向药,否则无效。用药期间要警惕不良反应:比如EGFR靶向药可能引起皮疹、腹泻,ALK靶向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部分药物还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告诉医生调整用药。

       肺癌治疗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案。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先手术,局部晚期适合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晚期则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化疗。

来源: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