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被破坏、崩解的感染性疾病。它并不是真的有“虫子”在咬你的牙,而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作祟。
龋齿是如何形成的?(四联因素理论)
龋齿的发生需要四个关键因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细菌(主角):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它们聚集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黏稠的薄膜——牙菌斑。
食物(燃料):细菌以我们食物中的糖分(碳水化合物) 为食。
宿主(环境):指牙齿本身和唾液。牙齿排列不齐、唾液分泌少(口干)的人更容易蛀牙,因为唾液有清洁和中和酸性的作用。
时间(过程):细菌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会持续腐蚀牙齿硬组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简单来说: 牙齿上的细菌(牙菌斑) + 你吃的糖 → 细菌产酸 → 酸长期腐蚀牙齿 → 形成龋洞。
龋齿的发展过程与症状
龋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越早治疗越简单,痛苦越小,花费越少。
阶段程度症状表现治疗方法
阶段 程 度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1 浅龋(牙釉质龋) 牙釉质龋)无明显症状。仅在牙釉质表面有微小斑点或沟壑(白垩色、棕褐色)。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补牙。简单填充,一次完成。 2 中龋(牙本质浅层) 开始对冷、热、酸、甜刺激感到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可见小的龋洞。 补牙。仍需填充治疗。 3 深龋
(牙本质深层) 明显的龋洞,食物容易嵌塞。冷热刺激痛更明显,甚至可能有一过性的自发痛。 补牙。若近牙髓,治疗会更复杂。 4 牙髓炎 细菌侵入牙髓(牙神经)。出现剧烈、自发、阵发性的疼痛,尤其是夜间平卧时。冷热刺激会加剧疼痛。 根管治疗(抽神经)。治疗复杂,需多次就诊,费用较高。 5 根尖周炎 牙髓坏死,感染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组织。咬牙时会感到疼痛、牙龈肿包、甚至面部肿胀。 根管治疗或拔除。
如何有效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的核心就是打破“四联因素”的链条。
减少细菌和牙菌斑(有效刷牙)
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在牙龈沟和牙齿交界处小幅水平震颤刷洗,每次刷2-3颗牙。面面俱到,包括牙齿的每个面(外侧面、内侧面、咀嚼面)。
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晚上睡前刷牙至关重要,因为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活跃。
使用牙线/冲牙器:牙刷无法清洁牙齿邻面,必须使用牙线清除牙缝间的菌斑。这是预防邻面龋齿的关键!
控制糖的摄入(管住嘴)
减少吃糖的频率:比减少糖的量更重要。频繁吃糖意味着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
少吃黏性糖:如软糖、太妃糖,它们更容易粘在牙齿上。
避免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等。
吃完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
增强牙齿抵抗力(专业防护)
定期口腔检查:每6个月到1年看一次牙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清洁(洗牙),及早发现小问题。
涂氟:尤其是儿童,牙医可以专业涂氟,提供更强保护。
窝沟封闭:针对儿童新萌出的恒磨牙(大牙),将其咀嚼面上的深沟封闭起来,使食物和细菌无法进入,是预防窝沟龋的有效手段。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
多喝水,保持唾液分泌,清洁口腔。
常见误区
误区一:不牙疼就不用看牙医。
牙疼说明龋齿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牙髓炎)。早期的龋齿完全不疼,只能由牙医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定期检查是为了“治未病”。
误区二:小孩乳牙蛀了不用治,反正要换。
大错特错!乳牙龋坏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甚至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
误区三:刷牙流血,不敢刷了。
刷牙出血通常是牙龈炎(牙菌斑堆积导致)的表现。越是出血,越要认真刷牙,清除菌斑后,牙龈炎症消退,出血自然会停止。如果持续出血,应看牙医。
误区四:牙洞小了,等等再补。
龋齿不会自愈,只会越来越严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治疗成本和痛苦都会成倍增加。
爱护牙齿的本质是 “防大于治” 。通过每天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线、控制饮食、并定期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您完全可以拥有一口健康、无龋的牙齿,从而享受美食,自信微笑。
来源: 杨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