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睡得挺沉,却总被身边人抱怨“呼噜声震天响”,甚至还会突然“断气”几秒钟;明明睡够了8小时,白天却还是昏昏沉沉,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这些表现,那可得留心了——这可能是OSA在“搞事情”。

OSA是什么?

全称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我国约1.76亿人患病,30岁至69岁人群中,OSA患病率达23.6%,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是乏力失眠,可以是咽痛、口干,还可以是头痛、记忆力下降、夜尿增多等。不同专业的医生根据病情给出建议:

呼吸科建议中重度患者睡眠佩戴无创呼吸机;

耳鼻喉科强调鼻咽、舌喉组织增生导致上气道阻塞,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神经科则认为还需要排查发作性睡病等睡眠医学问题。

作为全科医生,我来谈谈OSA非常关键的因素——肥胖,以及减重对该病的巨大作用。

超过70%的OSA患者都有超重或肥胖问题。腹部脂肪堆积会向上挤压胸腔和气道,睡觉时更容易塌陷。更糟的是,OSA反过来又会让你更难控制体重。反复间歇缺氧会扰乱体内的“饥饿激素”系统——让你更容易饿,饱腹感却变差。结果就是:你会不知不觉地想吃高油高糖的食物,代谢也变慢,陷入“越胖→OSA越重→越想吃→更胖”的恶性循环。最近一项为期一年的三期临床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针对肥胖的OSA患者,评估了一种药物干预的减重方式,结果非常亮眼:

对于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减少了27次,而安慰剂组只减少了5次;

即使是已经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干预组也减少了30次,安慰剂组仅减少6次。

这说明,科学减重可以和其他治疗手段形成合力,大幅缓解OSA症状。按照2024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来总结3个简单又实用的建议:

吃对食物:把一半的白米饭、白面条换成糙米、燕麦、玉米等杂粮,拒绝高糖高脂食物。

每天运动:不用去健身房撸铁,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饭后散步20分钟,坚持下来,对减少腹部脂肪特别有效。

睡前别吃:晚上8点后尽量不吃东西,不仅容易长肉,还会加重夜间气道堵塞

不管你侧卧位睡眠体位调整,还是从饮食、运动、药物入手管理体重,目标都是一样的——让呼吸更顺畅,睡眠更踏实!如果体重还是没有降下来,可以找专业医师咨询!

来源: 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