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您或身边的人是否有过突然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短暂意识丧失的情况?这可能是“晕厥”的信号。


【热点新闻】9月14日,2025沈阳马拉松比赛中,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在颁奖仪式上突然晕倒。现场视频显示,颁奖过程中,冠军选手最初背对镜头坐在领奖台上。经旁边选手提醒,他起身转身面对镜头,但身体明显难以直立,弯腰双手支撑在膝盖上。主持人刚介绍完第三名成绩时,这名冠军便突然倒地。两名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将他抬下领奖台。后有医生科普讲到,这名冠军选手属于“晕厥”

(图源:极目新闻)

此时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都在军训中,我们也通过自媒体看到过学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的新闻。

了解晕厥,刻不容缓!


9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晕厥日”。上午,我院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在门诊大厅顺利举行,旨在提高公众对晕厥的认识和预防能力。活动现场,来自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全科医学科、耳鼻咽喉科的专家齐聚,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和筛查服务。

“我一直以为头晕是低血糖,今天才知道可能是心脏的问题。”一位前来咨询的阿姨在专家的详细讲解后恍然大悟。义诊台前,医护人员耐心查体问诊,并就晕厥的预防、识别和应对进行科普。现场还为有相关问题的患者提供了免费直立倾斜试验检查(价值350元)预约,帮助明确诊断晕厥原因。

“这个活动办得特别好,专家讲得明白,检查还免费,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件实事!”一位刚做完检查的市民高兴地说。



【科普时间:正确认识晕厥】

什么是晕厥?

是指由于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导致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控制能力丧失,通常患者能够自行苏醒,且苏醒后意识状态完全恢复。


晕厥通常由以下一个或几个因素引发:

血压骤降:比如突然站起来时;
心率问题: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影响了心脏泵出的血量;
血管容量不足:如脱水或失血,导致可用的血液总量减少。



根据病因,晕厥主要分为三大类:

1. 心源性晕厥(最危险)

由于心脏本身的结构或电生理问题导致心输出量(心脏泵血能力)突然减少所致。这类晕厥需要高度警惕,因为它可能预示着猝死风险。

2.反射性晕厥(最常见)

这是由神经反射异常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健康人身上,预后良好。

· 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的一种。常由某些触发因素引起,如情绪刺激:极度恐惧、疼痛、见血、紧张,或情境刺激:长时间站立、打喷嚏、吞咽;

· 情境性晕厥:发生在特定情境下,如排尿、排便后;

· 颈动脉窦综合征:颈部颈动脉窦受压(如衣领过紧、转头),引发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

3.直立性(体位性)

低血压晕厥从卧姿或坐姿突然站起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淤积在下半身。正常情况下,神经系统会调节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如果这个调节机制失灵,就会导致晕厥。



晕厥发生前、中、后有哪些表现?

发作前(前驱症状):头晕、眼前发黑、耳鸣、恶心、出汗、面色苍白、无力。这段时期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是防止摔倒的关键窗口期;

发作中: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可能伴有肢体轻微抽搐(需与癫痫区分)、出冷汗;

发作后:苏醒后意识迅速恢复,但可能短暂感到困惑、疲劳、乏力,通常无后遗症。



遇到有人晕厥,该怎么办?(急救措施)

1. 确保安全:立即扶住患者,助其平躺在地上,避免二次伤害(如骨折、颅脑外伤)。

2. 保持平卧:不要急于扶起患者! 让其平躺,并抬高双腿(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助于血液回流到大脑。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过紧的衣领、腰带,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4. 观察环境:确保周围空气流通。

5. 观察情况:通常患者在平躺后几十秒到一两分钟内会恢复意识。

6. 恢复后:待其完全清醒,再缓慢扶起坐下,无不适后再缓慢站起。



何时需要呼叫急救(120)?

摔倒后受伤或出血。

意识丧失超过1-2分钟仍未恢复。

呼吸困难或胸痛。

抽搐持续不止(与癫痫区分)。

苏醒后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疑似中风)。

首次发生晕厥,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心脏病史的人。



重要提醒——

晕厥有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因此,如有晕厥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的心内科就诊,接受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信息来源 | 北辰医院心内科、《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急救科普人、新京报、极目新闻等


来源: 北辰医院资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