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全国科普日期间,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在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2025年9月20日上午, 活动由河北省科协、石家庄科协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联合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天虹’青年志愿者协会、石家庄市智汇小学等单位,旨在弘扬农耕文化,展现农业丰收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掰玉米互动体验和科普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业科学实践课。来自多所学校的青少年、社会公众、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工作者118人参加了活动。


       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负责人马春红研究员介绍了种子资源墙, 展示农作物、中草药、蔬菜、水果、豆类等种子,丰富的种质资源展示让大家对作物多样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介绍了常见中草药的种类、功效及鉴别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马春红研究员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知识等相关展板,并给青少年介绍玉米的相关知识:玉米原产于美洲,由古印第安人驯化,随着航海时代传播至全球。经过长期培育,玉米家族已十分庞大,常见的有甜玉米口感脆甜,糯玉米软糯Q弹,还有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爆裂玉米等等。如今,玉米早已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优质的饲料来源,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可制成淀粉、燃料乙醇、糖浆等,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被誉为“黄金作物”。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感叹“如此神奇的作物!”


       随后,集体观看了科普基地宣传片和解密“AI换脸”诈骗技术原理科普动画,既了解了现代农业科研进展,也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

      朱金永、蒋育红老师带领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的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观察玉米、黄豆、花生等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并带领大家亲手体验了玉米采摘的乐趣。


       石家庄市智汇小学的同学们走进智能温室和实验室,在实践中感悟农业生产的不易与科技的重要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最新展示。同学们认真听科技志愿者讲解种子为什么要包衣;防治虫害的作用;仪器的测试如何使用等等。科技志愿者给孩子们解答着对种子的疑问,同学们认真的做着笔记。大家都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抽象的农业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朱金永老师还给孩子上了一堂弘扬科学精神的教育课。


      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眼界,更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科学知识。研究所将持续发挥科普基地的示范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兴趣,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作者:马春红 朱金永 蒋育红 赵璞

工作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来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