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发烧无疑是让家长最为揪心的小插曲。宝宝一发烧,全家都着急,这时的退烧药成了解急的“定海神针”。然而,很多家长或因为缺乏药学常识,往往难以正确选择适合宝宝体质的退烧药。殊不知,选错退烧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这四种退烧药应避而远之!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曾经风靡全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又被称为“万能药”。但对于儿童来说,它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隐形杀手”。儿童在发热及脱水时,如果使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导致脑部和肝脏损伤,如可能引发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等。

2、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另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含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氨非咖片、氨林酚咖胶囊等)由于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休克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有致死风险,2021年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禁止用于儿童,相关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已停止。

3、安乃近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具有镇静、退热作用,曾以“退烧之王”自居,凭借其起效快速、价格低廉的特点赢得市场。然而,儿童退烧使用安乃近可能引起严重的血液系统问题和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令禁用安乃近片剂及其他剂型,并要求生产企业停止生产、销售这些产品。

4、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虽然其对成人高烧有一定疗效,但是可能会对儿童的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故说明书提醒“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

小贴士

家长在为宝宝选择退烧药时一定要格外谨慎,服药种类和剂量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使用。

宝宝发烧家长应如何应对?

1、测量体温

使用专业的体温计准确测量孩子的体温。如果孩子的体温≤38.5度,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

2、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时要多喝温开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腘窝部;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冷敷,反复更换直到退烧;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小贴士

对发烧儿童不建议使用冰水擦浴或酒精擦浴,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多不适,并且可能造成伤害。

3、药物治疗

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考虑使用退烧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儿童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和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但要注意两药的使用剂量和安全性,避免频繁使用。

4、关注状态

孩子发烧,家长要保持冷静,科学应对,不要出现过度依赖药物、捂汗等不科学做法,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食欲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护理策略。

5、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高于38.5℃,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如持续呕吐、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对于月龄在3个月以下的婴儿,只要体温高于38℃,就应及时就医。

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烧时,应保持冷静,先测量体温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在选择和使用儿童退烧药时要格外谨慎,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中途有疑问或情况加重,及时就医。


作者: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雷检

审核: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药剂药理科 主任药师 刘皈阳

本篇为文字组优秀作品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