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世纪,是由可可树的种子可可豆制作而成,可可豆有一种强烈的苦味,经过发酵后能形成其独特的风味。发酵后,经晒干、清洗和烘烤,剥去外壳后,将其磨成可可块,可可块通过加热而液化后则被称为可可液,再经过冷却加工来制作可可粉和可可脂。
巧克力以其独特的香浓口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很多人因为担心吃巧克力会长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而避而远之,那么这些传言是真的么?
传言一:吃巧克力会引起肥胖?
根据可可固形物的含量,巧克力可以分为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和其他巧克力,可可固形物的含量依次由高到低,含糖量则是逐步升高,感官味道会越来越甜。
纯度越高的巧克力越不会带来肥胖风险,虽热量较高,但只要控制摄入总量就不必担心发胖问题。不同品牌、不同纯度的巧克力制品含糖量差异较大,需要查看其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传言二:巧克力会诱发心血管病?
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中含有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磷、硒等营养素。可可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黑巧克力还含有类黄酮、酚酸和甾醇等有益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胆固醇水平,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的作用。
因此适量吃纯度较高的巧克力不仅不会诱发心血管病,甚至还能降低患病风险。
传言三:小孩不能吃巧克力?
纯度较高的巧克力确实含有少量咖啡因,例如较纯的黑巧克力(含75%~85%可可固形物)咖啡因含量约为80mg/100g,但按照一小块黑巧克力为5g,每天摄入4小块的量计算,咖啡因的摄入量约为16mg。13岁及以上青少年的每日咖啡因摄人量应≤2.5mg/kg体重。每天吃20g巧克力对于体重6.4kg以上的儿童都是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巧克力含有代可可脂,是通过植物油提炼而成,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不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适当吃巧克力,不仅没有坏处,还能为我们快速提供能量,减缓焦虑情绪,促进胃肠功能。
作者:
郑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主管护师
胡梦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主管护师
审核:辛晓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营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