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你可能听过“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这两个拗口的名字。别慌,其实它们讲的是同一件事:乳腺癌手术时要不要动腋窝?要怎么动?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它讲明白。

为什么要查腋窝?

乳房里的淋巴系统,就像城市的排水管道;腋窝的淋巴结,就是第一道“闸口”。

癌细胞如果要“外出旅行”,大多会先路过这里,就像小区门口的“哨兵”。

查清腋窝里有没有癌细胞,能帮我们:

-判断分期:病情走到哪一步了

-制定方案:要不要放疗、化疗、靶向、内分泌治疗

-预测复发风险:后续要不要加强随访

目标很简单:既要查得清楚,又要尽量少受罪。

两种主要方法:温和的SLNB和彻底的ALND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就像“找到第一个哨兵,问个明白”。切口小、恢复快,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做法。

-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就像“把整条街的哨兵都查一遍”。更彻底,但创伤也更大,只有在确实必要时才会做。

“前哨淋巴结”是怎么找出来的?

手术中,医生会给淋巴“上导航”:

-打一点蓝色染料或示踪剂,让淋巴流向显色

-找到最先显色的3–6个淋巴结,小心取出送病理

结果怎么看?

-阴性(没癌细胞):通常不再做更大范围的腋窝手术

-阳性(有转移):下一步要综合评估,看是放疗兜底还是做清扫

SLNB的好处和局限

好处

-切口小、创伤轻,住院时间短

-手臂肿胀(淋巴水肿)风险更低

-恢复快,生活影响小

局限

-只检查“第一站”,极少数情况可能漏掉更远的转移

-如果查到阳性,需要个体化讨论下一步方案

ALND:更彻底的“地毯式排查”

怎么做?

清除腋窝的大部分淋巴脂肪组织,送病理做“全盘检查”。

什么时候考虑?

-术前影像或穿刺已证实腋窝有转移

-哨兵阳性数量多、范围大,光靠放疗或药物不够安全

-特殊高危病理或术后复发风险极高

风险比SLNB高

-淋巴水肿(约15–30%)

-手臂麻木、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需要康复锻炼

-伤口渗液、皮下积液,有时要反复抽吸

关键问题:腋窝淋巴结阳性,要不要清扫?

答案不是“一刀切”,要综合考虑:

肿瘤大小、阳性数量、手术方式(保乳还是全切)、是否接受放疗、全身治疗方案等。

大量研究表明:

早期患者、腋窝淋巴结阳性1–2枚、转移范围不大、并接受放疗和系统治疗的情况下,通常可以不再清扫。

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减少了淋巴水肿和功能受限。
常见疑问Q&A

Q:活检会不会把癌细胞“挑活了”?

A:不会。规范手术不会让癌细胞扩散,反而让后续治疗更精准。

Q:做了SLNB就完全放心了吗?

A:SLNB已足够指导大多数早期患者,但仍是“抽样”,医生会结合影像和病理综合判断。

Q:做了ALND,手还能用吗?

A:能。通过规范康复,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接近术前的功能。

Q:手术侧能不能打针、抽血、测血压?

A:做过ALND的手臂尽量避免;只做过SLNB风险较低,但能用另一侧更稳妥。

结语

对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SLNB就够了,既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才做ALND或选择腋窝放疗。

治疗的目标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在安全和副作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既控制肿瘤,又守护生活质量。

作者:

王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主任医师

岳家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住院医师

商庆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住院医师

审核:王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