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俗称“流鼻血”,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鼻出血。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儿童鼻出血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鼻出血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根据1979年国外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的儿童中约有30%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6~10岁儿童中这一比例高达56%;11~15岁儿童中,有64%至少发生过1次鼻出血。可以说,鼻出血在儿童中相当常见。
大多数情况下,鼻出血是自限性且病情较轻,无需过度担心,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鼻出血不仅仅是鼻腔和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所以说,鼻出血或许是我们身体出现问题的重要警示信号。
当然,以上只是药娃编的玩笑故事而已,我们要学会科学预防和应对鼻出血。接下来就跟药娃一起来学习吧!
鼻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鼻腔表面被黏膜覆盖,黏膜下血管丰富。可有时候这些血管也会闹点小脾气,破裂了就会造成鼻出血。血管破裂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鼻出血的分类有哪些?
如何有效预防鼻出血呢?
首先,最根本的预防手段就是弄清导致鼻出血的病因。
纠正不良习惯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
同时,要注意避免鼻腔黏膜干燥。
喝足够多的水是非常重要的,天气干燥时使用鼻黏膜润湿剂(如鱼肝油滴剂)也是常见方法。补充维生素C也是一个好办法。
补充维生素C也是一个好办法。
如何应对鼻出血?
1.什么情况就医
如果只是少量的鼻出血,比如挖鼻子、擤鼻子等引起的,通常局部压迫后出血会自行停止,这时候不一定要去医院诊治。鼻子内的“小精灵们”闹腾一下就会自行退下。
如果遇到大量鼻出血,或者1天之中发生好几次,而且局部压迫无法止血的情况,那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了。我们不能让“小精灵们”在鼻子内疯狂闹腾,否则就会遭受休克或者延误病情。
2.关注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需要格外注意,常发生在鼻腔后段鼻咽部的静脉丛出血。由于这个部位较窄,气流通过时的压力增大,黏膜容易磨损导致出血。而且,老年人通常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导致血管硬化不易止血。所以,如果老年人鼻出血止不住,“小精灵们”的表演太热烈,建议他们及时就医,让专业人士指导一下!
孕妇:孕妇在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导致鼻黏膜肿胀、血管扩张充血,容易发生鼻出血。可以说,这是一场由雌激素主演的鼻子表演!而且,孕妇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起鼻黏膜肿胀和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多,属于静脉性出血,出血部位在鼻中隔黎氏区及附近,可采用简易止血方法,比如指压法或者前鼻孔填塞法;但如出血量大,还是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儿童:对于儿童来说,鼻出血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自限性的。如果是涕中带血,轻轻擦拭即可;擦拭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可让患儿微低头,用大拇指轻轻按压出血侧鼻翼5~10分钟,并安慰孩子不要紧张,以减少出血;如按压10分钟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有多次较大量鼻出血,同时伴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情况,那就更应该立即就医。
3.鼻出血的治疗
首先,确定出血的位置,这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哦!
利特尔区被认为是鼻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主要因为该区域毛细血管集中,位于鼻腔偏前部,易受外伤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90%的鼻出血都发生在这里,且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中招哦!
接下来,药娃来说说止血方法。
(1)指压法,需掌握正确的止血压迫部位及方法。
(2)填塞法。当按压鼻翼止血无效,或鼻出血量较多、渗血面较大,又或者鼻出血部位不明的,填塞法就是一个经常使用且有效的方法,比如前鼻孔填塞:这个方法适用于鼻腔前端的出血, 通常发生在利特尔区。我们可选择使用碘仿纱条、凡士林油纱条、膨胀海绵、可吸收性止血材料等来进行填塞。想象一下,你把这些东西放进鼻孔里,就像给鼻子穿上了“止血衣”,它们能帮助止住出血。
1.应急处理要正确
头前倾,手指持续按压鼻翼5~10分钟。按压无效,或鼻出血量较多、渗血面较大,又或者鼻出血部位不明的采用填塞法。
2.及时就医很关键
若出血量大、出血部位难以判断,或采取措施后仍出血不止,请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3.日常预防很重要
避免鼻腔干燥,养成良好习惯,不要挖鼻、抠鼻等,及时关注身体情况,降低鼻出血风险。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俏 陈虹
审核: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药剂药理科 主任药师 刘皈阳
本篇为文字组优秀作品
来源: 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