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论坛”于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振兴中华文化,向高科技进军”主题,秉持“融合、创新、共赢、共享”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圆明园学会一直积极参与并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交流与发展。此次作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受邀参会并成为论坛的支持单位。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圆明园学会长期致力于圆明园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参与论坛,旨在借助前沿科技力量,进一步推动圆明园文化的传播,同时为整个文化科技融合领域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早林发表题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基于圆明园实践与中华文化发展视角”的主旨演讲。在发言中,他回顾了圆明园的历史伤痛。165 年前,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西方列强劫掠、烧毁,150余万件文物流散海内外,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灾难。而如今,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尖端科技呈现井喷态势,这为拯救圆明园流失文物、再现其辉煌提供了可能。对于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中国圆明园数智博物馆的建设是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会正筹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海外文物的数字版权回归,还原和再现圆明园的盛景。同时,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学会将充分发挥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此外,科技赋能是文化出海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学会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学会还将致力于重塑和再造康养文化品牌,让昔日“皇家御用”服务于百姓大众。最后,他代表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出倡议与呼吁,在圆明园罹难16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圆明园流散文物信息,关注中国圆明园数智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使其成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典范工程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国圆明园学会在此次论坛上分享的经验与观点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对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国际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中国圆明园学会也将继续在文化科技融合道路上积极探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文章提供:中国圆明园学会文化传播部
来源: 圆明园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