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刷牙、说话,这些每天重复无数次的小事,对有些人来说却可能是“酷刑”——突然一阵尖锐的疼痛从脸颊窜过,像被电击、被针刺,哪怕只是微风拂过皮肤,都可能触发这种剧痛。这不是牙痛,也不是偏头痛,而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
很多人第一次发作时,都会误以为是牙痛。曾有患者反复拔牙,拔到最后一颗牙都没了,疼痛却没缓解,才意识到问题不在牙齿。其实,区分两者并不难:牙痛多是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会伴随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而三叉神经痛是“突发突止”的,疼起来像闪电劈过,每次只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但发作时让人根本无法正常说话、进食,甚至不敢洗脸。
要理解这种痛,得先认识“三叉神经”。它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像三条分支的电线,分别掌管额头、脸颊、下巴等区域的感觉。当这根“电线”出了问题——比如血管压迫神经、神经鞘膜受损,就会导致信号传导紊乱,原本轻微的触碰信号,在大脑里就变成了剧烈的疼痛信号。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女性比男性更常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会刻意减少说话、少吃东西,甚至不敢刷牙,时间久了不仅体重下降,还可能出现口腔感染、面部肌肉萎缩。其实,三叉神经痛是可治的,关键是尽早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症状描述和头颅MRI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神经的情况,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上,药物治疗是基础,常用的药物能有效缓解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定期复查调整剂量。如果药物效果不好,或者副作用明显,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其中微血管减压术能从根本上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不少患者术后疼痛就能彻底消失。
最后想提醒大家,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突发的面部剧痛,别先忙着拔牙,及时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摆脱“天下第一痛”的折磨,重新享受吃饭、聊天的轻松时光。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崔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