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以与水母共舞而不用担心被蜇(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在西太平洋岛国帕劳的水母湖,这句话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

水面之下,是可以与数百万只金色无毒水母共舞的梦幻仙境,被誉为“上帝的水族箱”;而在那片光芒无法抵达的深处,则是一个堆积着腐烂尸骸、充满致命毒气的黑暗深渊。追光的“天使”与暗藏的“尸毒”在此共存,构成了一个美丽又极度危险的封闭世界。

大自然雕琢的“世外桃源”

水母湖(Jellyfish Lake)位于西太平洋岛国帕劳(Palau)的埃尔马尔克岛(Eil Malk)上,是一个被陆地环绕的咸水湖。

大约在12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末期,当时的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通过岛屿石灰岩上的小裂缝和隧道渗入内部,填充了若干洼地,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咸水湖。

位于帕劳群岛的水母湖航拍景象(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Lukas)

这就好像大自然自己挖了数个“小坑”,之后又填充进海水,最终造出了一个个“鱼缸”。这些相对封闭的环境,各自孕育出了孤立且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咸水湖形成后,海平面又开始下降,如此,一些生物便被困在了湖里。它们为了生存,被迫去适应这里的环境,比如水母湖最有名的特有物种——金色水母(Golden Jellyfish)。

“天堂”所孕育的美丽物种

金色水母是从何而来的呢?研究人员认为它很可能是在海平面下降时,由一小群不幸被大自然“捞进鱼缸”的斑点水母进化而来的。

水母湖内的金色水母数量庞大,通常情况下,其数量约为500万只,在某些年份,可增至超过3000万只!

金色水母有两大特点,一是其不会蜇人(它们的刺极其细小,人类几乎感觉不到),二是金色水母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藻类存在共生关系——藻类将水母的身体当成可供旅行和居住之用的“房车”。作为回报,它们为金色水母提供生存所需的营养,同时也赋予了水母美丽的黄金色泽。

一张照片中就拍摄下了数百只水母(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Lukas)

不过如此就要辛苦金色水母日日奔波了——为了给身上的居民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金色水母不得不终生逐日。日出时,金色水母争先追逐第一缕朝阳,日落时,它们又要不舍地去“挽留”最后一缕夕阳……

另外非常恐怖的是,在水母湖相对阴暗的地方,比如边缘位置,潜伏着一些会捕食水母的海葵。这些生性避光的“恶魔”,与毕生追光的“天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对于金色水母而言,只要它们遵照天性避开阴影地带,自己就相对安全。

水母湖中的金色水母(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Jeremy Green)

数百万只美丽又无毒的金色水母聚集在空间有限的咸水湖浅层,这岂不是随便一伸手就能……听起来就很好“盘”对不对?与金色水母共游、互动是水母湖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然而,在这片天堂水域之下,水母湖却也隐藏着自己黑暗的秘密。

水面之下,三个世界

水母湖上层的阴影水域也许对于金色水母存在危险,但水母湖有些区域是水母根本不会涉足的!这就要提到水母湖的另一大特点——分层。

水母湖的水体结构,光看颜色就好像是一个“三层蛋糕”。表层遍布着像黄油、奶油一样的金色水母、月亮水母,中间层存在着粉色“草莓”夹层,底层则是暗色“巧克力”……只不过,实际情况可能不会让人那么有食欲。

水母湖的上层(距水面0-13米)是含氧的“天堂区”。这里阳光充足,富含氧气,是我们能安全畅游的区域,也是数百万金色水母的家园;再往深一些,湖水的中层(距水面13-15米)是神秘的“粉色隔离带”——这里的条件正好适合一种粉色细菌的生长——大量增殖后的粉色细菌形成了一道生物屏障,隔绝掉了光线与氧气。

至于这道屏障之下,即大约水下15米到30米深的下层,就非常恐怖了。这里如同一个“水中地狱”。不但没有光线和氧气,那些堆积在湖底的动植物尸体还会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这些由尸体释放出的毒气在高浓度下极为致命。因此水母湖的深水区可以说是生命的禁区,也是为旅游者设置的陷阱——水母湖虽然对游客开放浮潜,但严禁任何水肺潜水(不让带空气瓶或氧气瓶),就是为了防止游客误入这个“死亡陷阱”。

水母湖内的月亮水母与潜水者
(图片来源:维基媒体 Clark Anderson)

水母湖虽然美丽、精妙,却也无比脆弱。与世隔绝的环境注定了这里的生物根本无力抵抗外来物种的侵袭,也难以承受合成制品的污染。因此,每一位前来探访的游客,都被要求在下水前彻底清洁身体和装备,以确保不给任何生物或非生物的“偷渡客”可乘之机。

水母湖中,一半的水域生活着“逐光而生”的无害水母,另一半则充斥着“见不得光”的致命“尸毒”(主要为硫化氢毒气)。也许正是这种复杂与反差,让水母湖成为如此独特的存在。

而对前来探访的人类而言,真正的意义,或许不仅在于打卡和浮潜,而是学会尊重——尊重大自然的边界,也尊重它深藏不露的奥秘与规则。(宋世超)

参考资料:
1.https://www.livescience.com/planet-earth/rivers-oceans/jellyfish-lake-palaus-saltwater-pool-with-a-toxic-bottom-and-surface-waters-brimming-with-millions-of-jellyfish

2.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160504-golden-jellyfish-disappear-from-palau-lake

3.https://ocean.si.edu/ocean-life/invertebrates/pinning-down-jellyfish

审核:孙立权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