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中央对科技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聚焦未来科技和产业领域开拓创新,展现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勇攻关的壮阔画卷。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动全国学会、高校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打造“智汇青春·科创成果向未来”主题区域,从理论研究和落地实践出发,系统谋划搭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体系,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瞄准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汇聚创新动能,通过图文展示、科创作品、前沿成果、科普互动体验等,全方位展现全社会协力共创科技美好未来的场景。

请跟随我们的视角,来一场关于科技成果向未来的科创之旅!

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中,一大批代表我国科技前沿水平的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由中国科协青少中心、中国电信科协、中国电信研究院携手中国通信学会共同打造的“未来通信技术”展区备受瞩目。这里不仅生动展示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颠覆性潜力,更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了6G与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将如何重塑未来产业图景与社会生活,筑牢数字中国的连接底座。

在这场以“向未来”为主题的科技盛宴中,中国电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6G赋能智慧工厂柔性产线”和“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 成为全场焦点。它们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应用潜力,展现了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与硬核实力。

攻坚克难: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突破极限环境通信瓶颈

在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突破传统通信设备依赖外部核心网的局限。为此,团队首创性地将自研轻量化核心网与无线基站、卫星通信模块深度融合于单一便携设备中。通过突破网络控制面超融合架构,并创新采用硬件平台统一承载技术,成功将核心网、基站与卫星通信模块高度集成,确保在极地、深海、荒漠等极限环境下可以快速建立局部通信网络。公众用户无需换卡换号即可无缝接入,支持语音通话、短信收发和上网服务,真正实现了“即开即用、随遇接入、永不失联”,为应急救灾、远洋科考等重大场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正如研发团队所述,在这一系统的攻关过程中,他们通过自研轻量化核心网,实现了网络控制面超融合架构,创新采用统一硬件平台承载技术,将多个核心功能高度集成于单一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极端环境下的通信瓶颈问题。

技术赋能:6G全域智惠网络点亮智慧工厂,推动工业互联网升级

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国电信的6G技术成果正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的关键力量。在展区现场,一条能够全自动生产个性化定制魔方的柔性产线吸引了众人驻足。这背后,是研究院“6G全域智惠网络”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

团队突破了两大关键技术:一是“按需生成通信子网”,能够根据制造任务的实时需求,动态部署通信、计算与AI资源,为特定生产区域提供专属的、性能有保障的网络服务;二是“智能空口技术”,通过分布式MIMO、超低时延帧结构设计等,实现对工控无线信号的智能精准控制,确保展区内复合机器人、机械臂和工作站之间协同作业的指令能够瞬时响应、稳定传输。

在6G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团队以“守正创新、开放融合、求真务实、兴企报国”为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面向6G“全域智惠网络(UIN)”,研发团队在云-边-端分布式AI网络试验平台的开发中面临无标准可循、时间紧、任务重、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等多重挑战。在最关键的样机研发阶段,团队成员昼夜鏖战,迭代三十余套设计方案,编写数万行核心代码,完成上千次测试验证,最终实现多项严苛技术指标的突破,彰显了中国电信科研人员攀登科技高峰的坚定信念。

落地生花: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中国电信研究院的创新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在钢铁、电子、烟草、食品、物流等行业形成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基于云化控制的相关创新,不仅突破了国外PLC的垄断,更结合6G、AI视觉、预测性维护、智能调度等技术,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生产。

目前,在烟草行业上线的拆包上料产线可降低人工损耗5%,有力推进了工业一线有害环境下的“机器换人”行动;在钢铁行业实现了节能15%,助力绿色低碳制造;而在矿山、核电等高危行业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无人化作业”,大幅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未来,6G与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将让普通用户在任何偏远地区都能享受如城市般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彻底消除数字鸿沟。团队始终将“泛在连接普惠民生”作为核心社会价值,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让通信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远程医疗、应急救灾等重大社会需求,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青年力量:科研路上的奋斗者与引领者

中国电信研究院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众多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项目中勇挑重担、迅速成长。

孙悦是中国电信研究院6G研究中心的一名95后青年骨干,2025年她成功当选为3GPP CT3副主席。自2020年起,她代表中国电信参加3GPP CT3工作组会议,担任6项CT3立项报告人,并提交了超过150篇标准文稿。3GPP CT3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6G标准技术研究,孙悦将全程协助主持该工作组6G标准研究与制定。

刘刚是中国电信研究院基础运营技术研究所的一名博士,他带领青年团队率先研发出基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通信一体机装备,并创新引入AI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极端环境卫星网络资源有限的难题,实现了在极端环境下公众用户语音高质量通话保障。他发表的多篇高水平SCI论文中获得“ESI高被引”荣誉称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林子茂是中国电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发部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他参与研发了一体化小型5G分流设备,解决了中小企业用网难,数据不出园区的难题,满足了企业更加灵活、更高性能的工业网络需求。他创新性提出的工业风机、工业炉节能方案帮助企业节约耗电近20%。

启迪未来: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的种子

此次“未来通信技术”展区不仅是一个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生动的科普课堂。通过数字人问答官、空天地一体通信模拟、智慧工厂互动体验等环节,青少年们在寓教于乐中理解了6G技术的巨大潜力,激发了他们对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浓厚兴趣。

在打造具有“温度”的智能交互体验过程中,数字人技术团队坚持“技术为体验服务”的理念,运用多模态融合算法与情感计算模型,精准识别用户意图与情绪状态,驱动数字人做出自然且共情力强的反馈。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反复优化对话逻辑、响应时延与表情联动,为儿童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中国电信积极通过科普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此次科普月活动中,科技人员群策群力,以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的方式介绍通信技术,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体验。近年来,研究院以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平台,面向青少年开展暑期研学营,面向高校开展校企实践,积极制作科普视频与刊物。未来,研究院将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工作的要求,了解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促进科研成果创新。

中国电信研究院表示,将持续秉承央企担当,以研者精神致力于推动6G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助力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在最好的时代做“顶天立地”的科创人,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贡献更多力量。

在此次全国科普月的舞台上,未来通信技术展区的展示如同一扇窗口,让公众得以窥见一个由6G技术驱动的、更加智能、高效、互联的未来世界,有效激发了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技前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鼓舞他们投身于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实践中。

作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

来源: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