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李宝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主任医师
在当今社会,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甲状腺癌这一疾病,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视野。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一、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位于我们颈部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肩负着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重任,调控着我们的新陈代谢、体温,以及能量消耗。当甲状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时,就会形成肿瘤。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仍有一部分可能会恶变为癌。更让人担忧的是,早期的甲状腺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常规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颈部超声时,才偶然发现它的存在。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甲状腺癌有哪些类型?哪些人群更易患上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并非单一的疾病,根据细胞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其生长缓慢,早期就容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不过预后相对较好,虽然难缠但并非不可战胜。滤泡状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它可能会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部、骨骼等部位,不过治疗效果仍然比较乐观。髓样癌源于甲状腺C细胞,患病时可能会伴随腹泻、面色潮红等症状,而且约20%与遗传相关。未分化癌则是最凶险的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平均生存期只有3至6个月。针对此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需要在发现后的第一时间就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女性群体要格外小心甲状腺癌,男女患甲状腺癌的比例约为1:3,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有过辐射暴露史的人患甲状腺癌风险也较高,比如儿童时期接受过头颈部放疗的人,患病风险会增加数倍。此外,碘摄入异常也会带来风险,长期缺碘或者过量摄入碘都可能增加患甲状腺癌的概率。
三、如何科学应对甲状腺癌?
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千万不要过度恐慌。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步骤来评估风险。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结节的大小、边界,以及钙化情况。恶性结节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小钙化”。如果超声检查不能确定,还可以进行穿刺活检,用细针抽取细胞进行病理检查,准确率高达95%以上。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检测BRAF、RAS等基因突变来辅助诊断。
甲状腺癌的治疗强调精准治疗,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手段,对于早期、低危的乳头状癌,可以采用单侧腺叶切除,这样可以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让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如果肿瘤较大、是多灶性的或者属于高危类型,就需要进行全甲状腺切除,不过术后需要配合终身服药来替代甲状腺激素。若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还需要清除受累的淋巴结。放射性碘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患者口服含放射性碘的药物,利用癌细胞吸碘的特性进行精准定位,适用于术后残留或转移灶。对于晚期或耐药的患者,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等可以发挥作用,它们能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值得一提的是,对极低危的微小癌(如直径小于5mm且无高危因素),也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每6个月复查颈部超声,避免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术后管理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全切患者需要每日服用左甲状腺素,将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在目标范围,这样既能预防复发,又能避免药物副作用。患者术后前3年需要每3至6个月复查颈部超声和甲状腺功能,之后每年复查1次。在生活方式上也要进行调整,饮食方面要避免过量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可以适量补充硒来保护甲状腺。每天进行3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加入病友互助群,分享经验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四、甲状腺癌如何预防?
辐射是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身体更加脆弱。要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检查、CT检查,如果确实需要进行放射性检查,一定要佩戴铅围脖保护甲状腺;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健康密切相关,在内陆缺碘地区,人们应该食用加碘盐,每周吃1至2次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而在沿海高碘地区,则要选择无碘盐,减少海产品的摄入,保持碘摄入的平衡;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2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颈部超声检查,女性还可以增加甲状腺功能检测,这样可以在疾病早期就将其找出,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信号时,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肿块固定不动等症状,可能是甲状腺癌发出的信号,此时需要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确诊甲状腺癌后,患者往往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阶段,从最初的否认、愤怒,到后来的抑郁,最后才能逐渐接受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和社会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认知来调整心态,了解甲状腺癌的高治愈率,明白多数患者都可以长期生存。如果出现了持续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不要害怕,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癌症,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规范的管理,多数患者都能够回归正常生活。面对甲状腺癌,我们不必恐惧,但一定要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挑战,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这一疾病。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