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现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8000 种葡萄品种,其中有将近 2000 种是作为水果直接食用的,有超过 6000 种是用于酿酒的。
不同用途的葡萄品种
虽然我不知道哪个品种的葡萄最好吃,但是酿酒的葡萄一般都不好吃。这种葡萄一般皮比较厚、籽大、果肉少、味道酸涩,葡萄酒里面很多的风味都来自葡萄的果皮。
虽然葡萄品种众多,但绝大多数都可以归入一个物种,就是原产欧洲、中亚的葡萄(Vitis vinifera)。
葡萄科是一个大家族,包括约 1000 个成员。葡萄科又分为 16 个属,就像是 16 个小家庭。葡萄就是葡萄属这个小家庭的 75 个成员之一,它是葡萄科大家族 1000 个成员里的千分之一。
葡萄科大家族
葡萄科是一群什么样的植物?绝大多数的葡萄科植物都有卷须,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卷须和叶子对生的特征进行鉴定。大多数葡萄科植物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这些地区很多都有我们的足迹。
我的工作首先是要把这些野生的葡萄从世界各地采集回来,然后对它们进行研究。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葡萄科的果实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怎么吃?
总的来说,葡萄属的 70 多个物种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好吃与否因人而异。我的一个朋友尝了一个野生的山葡萄,就觉得极其难吃。
葡萄属
但是,葡萄科其他属的果实,味道就很不一定了。在云南有一些当地人会吃乌蔹莓属植物的果实,我的一个朋友说这种果实吃起来是酸甜口味,但是不能吃多,吃多了会拉肚子。
乌蔹莓属
非洲没有原产的葡萄属的物种,所以当地人也会吃葡萄科葡萄瓮属这种毛毛的果实,好像吃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葡萄瓮属
下图中这个大麻藤属的粉色小果非常好看,能让人流一地口水。我当时第一眼看到也特别馋,想要剥一个尝一尝。结果才剥了一半,手就肿了。
大麻藤属
我们在野外能拍到葡萄科各种漂亮的果实,但是我们一般都不吃。不吃并不是因为怕死,主要是吃多了拉肚子怕找不到厕所。最重要的是,一旦吃死了,会打乱我们的采集计划。
葡萄科各种漂亮的果实
还有一些常见的物种也是属于葡萄科的,例如爬山虎。在路边、公园、荒山上,它们都随处可见。
秋天变红的爬山虎
爬山虎在秋天时叶子会变红,远远看去非常漂亮,也是著名的红叶植物,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地锦。
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会发现它的卷须顶端生有吸盘。可不要小看这种吸盘,科学研究发现,每一个吸盘的附着力可以达到 10 牛顿,相当于两瓶 500 毫升矿泉水的重量。
爬山虎卷须顶端的吸盘
正是得益于这样强大的吸盘,一株拇指粗细的爬山虎就可以爬满几百平方米的墙面。爬山虎在冬季也是鸟儿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我们经常能拍到各种鸟儿争抢爬山虎的果实。
奇异的外星植物:葡萄瓮
讲到这儿,大家可能对葡萄科有个基本的印象:葡萄科都是藤本植物,可以爬得很高。但接下来这位可能会颠覆大家的印象。
在全世界的石灰岩山地,虽然雨量不一定少,但是存水能力特别差。在非洲的石灰岩山地,各种各样的植物就进化出了各自的抗旱能力,葡萄科也不例外。
我在马达加斯加第一次看到图中这样的植物。它下面有水瓮一样的树干,上面还伸出像八爪鱼一样的触须。我当时以为是什么外星物种,后来向导告诉我这种植物是葡萄科葡萄瓮属的。
像水瓮一样的的葡萄瓮
我就激动地去找它的叶子。虽然当时是旱季,叶子很少,但还是找到一个小枝条。我们发现它的卷须和叶子是对生的,又看到哑铃型的花,说明它确实是葡萄科葡萄瓮属的。
葡萄瓮属植物的枝叶和花
葡萄瓮属的好多物种除了能生成水瓮一样的茎,它的叶片还会肉质化,也是我们多肉爱好者很喜爱的一类多肉植物。
当地人也特别喜欢它,他们会把这种植物从野外挖回来种到房前屋后。一方面可以装饰自己的庭院,也说不定哪一天就把它们卖了。正是因为这样的滥采滥挖,我们在野外已经很难看到葡萄瓮属很多物种的野生植株了。
当地人房前屋后种的多肉植物
研究葡萄科的意义
研究葡萄,是可以有应用价值的。一个例子是康科德葡萄,这是美国一种重要的酿酒品种,是 150 多年前的一位庄主用欧洲的经济葡萄跟美国的当地葡萄杂交育种来的。
由于时间久远,它的父母本信息已经无从考证。我们导师有所有葡萄属的物种信息,在公司的委托下用分子溯源的方法找到了它的父母本,并且还原了当时的杂交过程。做这个有什么用呢?公司可以根据它的父母本的优缺点,对这个品种进一步改良。
康科德葡萄的起源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我身边。这几年我国的葡萄产业突飞猛进,现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全世界第一,但主要是以鲜食品种为主。我们还是四大葡萄酒进口国之一,每年需要花费很多钱向一些国家进口葡萄酒。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历史文化的因素,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的气候其实不太适合种葡萄。南方雨水多,葡萄容易生病;北方太冷,葡萄过不了冬,这怎么办呢?
在北方种葡萄,每年在冬天到来之前,就要把那些葡萄藤埋到土里面,到春天的时候再把它们挖出来。这样种葡萄很艰苦,会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品质还不好。
我们植物所有一个专门研究葡萄品种的团队,他们利用优质的玫瑰香和抗冻能力特别强的山葡萄,杂交培育出来了特别抗冻的新品种。
玫瑰香与山葡萄杂交,培育高抗葡萄新品种
这是一个实验基地,正下着大雪。里面的葡萄不需要埋土也能过冬了,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耗费,葡萄的品质也特别好,屡次获奖。
我国其实有很重要的葡萄种质资源,目前有将近 40 种葡萄属的物种,有 150 多个葡萄科的物种。这些物种都有可能用来杂交或做砧木,改善我们现有葡萄的品质。如果能保存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国家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未来将是不可限量的。
作为一名葡萄分类学者,我有个梦想,想把所有的葡萄科物种绘成一棵生命之树,把它们的位置标在这棵树上。
这就像一个拼图游戏,我们整个葡萄团队用了大概 20 多年的时间,只拼出了树干和 500 多个物种,那剩下的一半物种在哪里?它们在树上是什么位置?它们是怎么演化?如何迁徙的?我想这些是我以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策划制作
来源丨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
作者丨鲁丽敏
审核丨王康 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 北京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会员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格致论道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