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13日,鄂尔多斯2025年中小学科技嘉年华暨“百嘎丽”第三届青少年科学节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办。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鄂尔多斯科技馆组织科普大篷车精彩亮相展会现场,围绕“可看、可学、可体验”的理念,用丰富的展品与互动体验为全市青少年带来一场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科学盛宴。
鄂尔多斯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在展会现场设置了专门展区,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驻足围观和热情参与。科普大篷车作为移动科普教育平台,充分发挥“送科普上门、送知识到身边”的优势,将科技馆内丰富优质的展教资源搬到嘉年华现场,让更多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本次科普大篷车携带了多项经典展品与创新展项亮相科技嘉年华现场,内容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虚拟现实等多个科学领域。
在互动体验区,VR眼镜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探索虚拟世界的奥秘,磁力传动摆和懒惰环展示了磁场与电流的奇妙作用,引导孩子们观察电磁感应现象。最速降线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路径的下滑时间,让学生亲手验证物理学中的最速降线原理,理解科学建模与实验的重要性。
活动还带来了多件全新展品:三维磁感线装置让学生直观观察磁场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与走向;角反射器通过简洁的结构展示光线反射原理,让青少年体验光学现象;音乐特斯拉更是以高压放电伴随电弧发声的震撼效果,将电学与艺术巧妙融合,成为现场拍照打卡的“明星展项”。
在科技嘉年华现场,科普大篷车不仅带来丰富的互动展品,还开设了特别设计的“科学课”体验环节。课程将“变色游戏”和“制作汽水”两大主题融合,通过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
在“变色游戏”中,学生利用紫甘蓝水作为天然指示剂,观察不同酸碱溶液带来的颜色变化,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概念和pH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培养基于生活材料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制作汽水”环节,学生通过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直观观察二氧化碳气泡的产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及碳酸饮料的制备原理,并结合配料分析探讨健康饮食话题。整个课程内容生活化、可操作、重原理、强引导,真正让科学思维在动手体验中落地生根,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减负”不“减质”,让教育从“教知识”迈向“育能力”?科普大篷车提供了富有温度和深度的答案。以“开得动、送得出、留得住”的形式,不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在丰富学生课后服务的同时,更以科学的魅力和创新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性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此次嘉年华正是对大篷车运行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与展示。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跨越了教育的边界,将高质量科学教育资源精准送达目标人群,是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科学中成长”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移动的科技馆,流动的科学课”。鄂尔多斯科技馆将继续升级优化大篷车展品结构、服务模式与传播方式,推进科学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可及,为更多青少年搭建连接科学与世界的桥梁。本次在科技嘉年华现场的展示和服务,有效拓展了青少年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了学生科学教育的渠道和资源。
鄂尔多斯科技馆将继续以“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为己任,持续升级优化科普大篷车展品与课程,完善讲解服务与活动设计,深化馆校合作和区域联动,真正让“流动的科学课堂”走得更远、走得更深、走进更多孩子的心中。
来源: 鄂尔多斯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