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溯源厅,在这里,我们要寻索人类语言的起源,要探求民族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我们还要回顾人类考察自身语言的历程,看看他们怎样从神话传说蹒跚起步,最终走向科学的语言研究。

  有关语言起源的问题自古至今都引人遐想。

  德裔英国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希·马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在《语言科学演讲集》中曾写道:“毫无疑问,从历史文献中探明人类是怎么说出第一句话的确切过程,比什么都更有意思,这样我们就能摆脱所有有关语言起源的理论了。”


                                   
                                                         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希·马克斯·缪勒

“人之所以为人,言也”



  早在先秦时代,当时的学人就已认识到人离不开语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他们还观察到,虽然有些动物好像也能说话,但终究与人类不同:“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

  如果把“语言”理解为同类动物个体之间用以交流的手段,那么动物当然也有语言。但人类语言有着发达的符号系统,变化细腻而丰富,在所有已知的地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才深信,一切动物都与人类所拥有的高级符号语言无缘。于是就有了一条简便的定义: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种系特征。北宋文人欧阳修写道:“万物一类,人于其间,所以为贵,盖已巧其语言,又能传于文字。”(《鸣蝉赋》)

  那么最早的语言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呢?根据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7世纪,埃及国王普萨美提克一世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两个新生婴儿送给牧羊人养育,要求不教他们任何语言,也不让他们听到任何人说的话,看看他们最先说出的是哪一种语言。据说这两个孩子最先说出的是弗里吉亚语(位于今天土耳其中部),于是他认定弗里吉亚语是最古老的语言。不过,这一说法真的可靠吗?语言学家们对于语言的起源又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

                                                
                                                        普萨美提克一世进行的实验

  神造说

  外国神话

  关于语言的起源,最早的文字见诸《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章中记载:“上帝[把]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亚当]目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们]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畜生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
                              

                                       《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温泽尔·彼得,1830

  换言之,上帝创造了人,并赋予其说话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神造的。只是,按照这种说法,世界各地的人应该说同一种语言。人们说的语言是怎么变成不一样的?巴别塔的故事提供了一种解释:

  《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中记载,大洪水之后,人类为了避免下一次洪水,开始建造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听闻以后,非常震惊。他想,如果这样的高塔他们都能造,还有什么他们不能做的呢?于是,上帝变乱人类的口音,使他们彼此言语不通,致使通天塔半途而废。
                                               
                                              《巴别塔》,老彼得·勃鲁盖尔,1568
  在埃及神话中,智慧之神托特创造了语言;而印度教徒则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来自于一位女神:梵天创造了宇宙,他的妻子辩才天女则赋予人类语言。

  语言的神造说还与语言的神秘力量息息相关。时至今日,在许多宗教仪式中仍然只能使用特定的语言。例如在天主教会中,使用拉丁语望弥撒的传统留存至今;而在伊斯兰教中,《古兰经》的语言被当作阿拉伯语的典范,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信众口耳相传。


中国神话

  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然而在其中却找不到一条类似《圣经·创世纪》那样有关语言起源的记述。但如果走出汉籍,把视线转向我国西南地区,就会发现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却世代传颂着一些异常生动的创世神话,其中即包含有语言起源的环节。[1]


  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叙述道,我们人能说话,是创世之神高辛教会的。彝族史诗《阿细人的先基》有一段细节,讲到男神阿热、女神阿咪用泥土造人,吹上一口气,人就活了,然后“天上刮起大风,大风吹进泥人的嘴,肚子里呱呱地响,泥人会说话了”。这两则神话,都以为人有语言是靠了外界的神力。

  关于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兄弟民族也不乏有趣的说法。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把人类史分为独眼、直眼、横眼三个时代。在独眼时代,猿、人不分,都只有一只眼睛,人还不会说话;直眼时代,人的眼睛像蚂蚱一样是直的,已经有了语言;到了横眼时代,人的眼睛变得正常,可生出的孩子都是哑巴,后来靠了神的指点,用烧竹子发出的爆响声治疗,孩子们终于发出“阿孑孑”、“阿喳喳”、“阿呀呀”一类声音,从此就能说话了。发“阿孑孑”的成为彝族,发“阿喳喳”的成为哈尼族,发“阿呀呀”的就是汉族。



参考文献:

[1] 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本文修改于2025年,封面图片由ai生成。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